扶贫路上的上海青年|一颗来自上海的种子,激活新疆产业升级的“造血功能”
2020-07-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 周紫薇 马鈜/视频剪辑

第一次踏上阿瓦提村的田头时,曾爱看到的是满眼的沙砾土,烈日、扬尘、劲风、流沙结伴而来,那里,没有通电,也没有灌溉设施……

就是在这样一片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他播下了第一颗藜麦种子。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变成一片片麦田,亩产也达到250公斤。来自上海的先进农业科技,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希望。

 在新疆推广种植“超级食物” 

2018年年底,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张蘅研究组承担的上海市科委援疆项目——“耐逆农作物高产优质育种及示范种植研究”正式开始实施。经过多次调研,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新疆喀什地区的莎车县。

85后实验师曾爱亲赴莎车县恰热克镇阿瓦提村担纲这项重任。那里没水没电,距离县城40分钟车程。

此番曾爱带去的示范种植品种是藜麦。藜麦蛋白质含量高,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且升糖指数低,是国际上推崇的“超级食物”。

实验地有900亩,设在当地12户农民的责任田里。

事实上,实验地沙化盐碱化严重,土地条件很不理想,这是摆在曾爱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藜麦本身除苗期外,耐盐碱性比小麦、玉米、棉花要强,这是品种内在的优势。”曾爱决定,前期对土壤进行漫灌,压一下盐碱。

80后吾斯曼·艾散家地里原本种的是小麦,每年收入不足万元,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新疆,种棉花是最普遍的,但是由于近年来收购价越来越低,农民的收益逐年减少。曾爱认为,藜麦能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产业升级。

当他告诉扶贫干部和吾斯曼·艾散,要在他家的地里试种藜麦时,他们一时都有点蒙:“藜麦?没有听说过。怎么种?能卖得出去吗?收益会比小麦、棉花好吗?”

“藜麦有着高营养与高附加值,契合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种植藜麦可以改变长期的种植结构,而且,它具有很强的耐逆性与适应性,可以调整种植区划,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曾爱,一直专注的领域正是植物逆境生物学,最擅长让植物在艰苦的条件下顺利生长。

于是,第一颗藜麦种子播撒在了吾斯曼·艾散家的地里。曾爱还特意选育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效益高的藜麦品种。“我们引进的藜麦品种生长周期短,在新疆100~120天就可以收割。如果大规模种植可以达到单季每亩250公斤的产量,那么种植户的收入将超过新疆的传统产业收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曾爱采用的是配套的“高效栽培模式”,节水、省工、种植管理方便、效益高。“比方说,小麦一般冬天播种,一年种一茬;而藜麦可以春播、夏播,一年种两季。”

由于语言不通,在技术上又比较欠缺,对于是否能成功,种植户充满了忧虑,但是他们更加明白:这是转变的契机。他们迎接挑战,曾爱就在田间手把手示范指导。

 上海市民有望吃到来自新疆的藜麦 

民以食为天。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曾爱,对土地和作物有一种很朴素的亲近感。对他而言,那种自然和生机充满了吸引力。因此,当2018年下半年,组织上希望他去新疆执行长期野外驻点任务时,他欣然领命:“在实地操作和在实验室操作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在广阔的实验地里种藜麦,也是我的理想。”这是曾爱一点小小的“私心”。

吻别了妻子和不到3岁的女儿,去年春天,曾爱来到了阿瓦提村。

藜麦的种子播种后,为了能时刻观察藜麦苗的生长情况,曾爱放弃了宾馆,吃住都在实验地旁边的村委会。因为当地限时供水,有时候甚至都无法洗澡。

去年,在900亩实验地里,项目组共栽培了5个引种品种,12个杂交品系,1200份种质资源,完成了所有藜麦试验材料的表型调查分析,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2个品种、36份资源、多份具备高产潜力的杂交新品系。为了充分利用南疆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项目组又在喀什地区10个县市开展藜麦夏播试验400余亩,力争实现一年2季种植。

去年8月,藜麦迎来收割期,小面积测产达到亩产210公斤,作为在新疆盐碱地上的初次实验,已属丰收。但曾爱有更高的要求:“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亩产达到500公斤。”

今年,项目组又选出了几个适应性较好的藜麦品种,在全喀什地区小规模推广种植。“我们要培育出更好的藜麦品种,摸索出更优的栽培种植模式。”曾爱坦言,现在生产的藜麦在量上还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当地人普遍对这种新型粮食缺乏了解,所以藜麦尚未走上百姓餐桌,但光明食品集团已有收购意向,上海市民今年有望吃到来自新疆的藜麦。

对于未来,曾爱踌躇满志:明年再种5万亩,持续3~5年时间,为新疆的藜麦种植生产及后续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完善当地产业升级的“造血功能”。

  对话  

我对扶贫事业有了更多的敬仰与感念

记者:为什么会研究种粮食?初心是什么?现在达成目标了吗?

曾爱:选择粮食作物的科研与生产是我内心一种很自然的选择,一种回归,于我也是一种幸运。我的初心是:高效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粮食,让农业生产者有更多的获得感。一切才刚刚开始,且行且珍惜。现在,我对扶贫事业有了更多的敬仰与感念,我个人所追寻的意义也有了着落点。

记者:在新疆,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是什么?

曾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扶贫干部和维吾尔族农民,渐渐地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体会到了扶贫干部的艰辛与不易,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维吾尔族农民乐观、真诚、大方,是我们可爱的同胞。当地乡镇有个主管财务的副镇长,从我们前期试验基地的基础建设开始,就事无巨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自始至终帮我们协调包括农民工、机械、灌溉用水等各种资源。

记者:上海这边给到你们哪些援助?

曾爱:我碰到难题就通过网络求助“后方指挥部”——上海的研究组。上海给我们的支持很多:项目上立项,经费支持,帮我们协调当地政府关系,对我们工作持续关注和指导。在上海对口援疆前线指挥部与上海市科委的牵线下,光明食品集团到喀什考察并开展藜麦收购合作。

记者:女儿才3岁,这几年跟她聚少离多,想她吗?觉得值得吗?

曾爱:我现在新疆一去就是几个月,每次回上海只待四五天。女儿看到我起初会有点陌生,刚熟悉我又要走了。每次只要我出去,她就会问妈妈:爸爸呢?爸爸又走了吗?我对她们有愧疚。但是,我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于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妻子理解,也有委屈。我每天会抽时间跟她们视频,了解她们的日常。如果真的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新疆人民多提供一份产业选择,为我们的餐桌增加一道主食,我觉得非常值得。

 >>>  曾爱

从2019年3月援疆至今,曾爱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藜麦培育技术。去年一年来,累计扶贫种植藜麦试验地1240亩,帮助农户49户,试验地收获藜麦8200公斤。他们计划用3~5年时间,为新疆的藜麦种植生产及后续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视频 杨诚 周紫薇 马鈜/视频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