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篇论文”到“最后一篇论文”,走好AI产研融合创新之路
2020-07-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人工智能技术起源于高校,但真正为大众所熟知并发光发热,仍然依赖于阿尔法狗这样由企业引领的智能产品创新。

作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人工智能传承与发展”论坛的重要议题,7月11日下午举行的“工业与学术的旋转门:AI产研融合创新之路”圆桌讨论邀请了多为跨界发展的专家就工业与学术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与成长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讨论邀请到了优必选首席科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陶大程院士,明略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吴信东教授,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博士,商汤科技副总裁张少霆博士,思必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俞凯教授,体素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丁晓伟博士。

丰元创投创始合伙人吴军博士担任了讨论的点评嘉宾,讨论由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延峰教授主持。

  从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  

学术与产业的分工合作

作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领域技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互动引起了专家们的第一轮讨论热点。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从目标来说,学术研究关注如何认识世界,是由好奇心驱动的探索,而产业实践更关注如何改造世界,由用户需求驱动。

从考核指标来看,学术界希望通过学术论文书写原创新成果,产业界则关心如何快速实现商业价值变现。两者在研究的周期与过程上的差异被张少霆创意地比喻成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气宗”和“剑宗”:高校可以用十年修炼内功再下华山,用理论突破一鸣惊人,企业则要快速响应商机,如同武功唯快不破。

虽然两者聚焦的结果不同,但是从“深挖洞”到“广覆盖”,学术和产业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吴信东表示企业做产品要有“工匠之心”,在将一项技术做到极致的过程中,还会发现科学问题,反过来推动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陶大程表示,历史上有很多研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商业模式,暂时不具备商业价值,但是随着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新需求的出现,会产生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例如5G核心技术中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发明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今天才在通信领域的商业运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田奇表示,华为有几句内部的口号可以借鉴,一是“向上捅破天”,二是“向下扎到根”,还有一句“攀登珠峰的同时要沿途下蛋”,综合起来看即是在包括基础研究领域要做到最前沿,在应用范畴上实现覆盖全栈、全场景,而在对技术高峰的探索中不断产生对行业有用的技术。

对此,吴军在点评中谈到,高校科研的任务是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产生贡献,做科研本质上是把金钱变成知识,填充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去,而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则是将知识再变回金钱,最终形成了学术和产业的闭环。

  新AI人才的培养  

赋予工科学生以产业思维

王延峰目前正在编写一本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的新教材,作为潘云鹤院士领衔的系列人工智能教材中的一本,他表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工科学生的产业思维。对此各位横跨学术和产业界的专家纷纷表示,从学术研究投身产业实践,如何将先进的技术和实际问题的背景融合起来是必要的思维转变。

吴信东认为高校和企业中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和企业掌握的数据资源的体量不同,数据范围、对象也大有不同,在公司高达百亿的知识图谱中,研发人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检验标准,在响应速度、处理结果方面的要求更高。

俞凯将此总结为系统思维,即“通过一个系统,面对一个场景,完成一个结果”。从学术研究的一个“点”,到场景应用的一个面,学生要学会从非典型案例中抽取典型模式和应用,是学术成果贯穿到产业的核心环节。同时,从解决技术的先进性问题到服务社会,企业比高校更关心成本和效率,寻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吴军总结认为,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青年AI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三种思维,即逻辑思维、实验思维和数据思维。 

  探索学术休假  

开辟人才成长的跨界通道

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是当前欧美高校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师发展制度,即每隔一定的年限,教师可以选择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外出休整一段时间用来学习、旅行或实践,以此调整来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李飞飞教授就曾在其学术休假期间在谷歌完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产品。

参与讨论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学术休假非常值得在国内推广,吴信东和田奇分享了他们的学术休假经历,认为这一模式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暂时卸下教学和行政制度的压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帮助他们拓宽思维模式、建立学术和产业人脉资源以及带回工业界产生的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一种学术和工业界的双向流动。

陶大程认为,当前学术研究有时容易落入盲目追寻学术热点、跟风发论文的误区,通过学术休假,教师们能够了解到学术落地过程中的实际业务,无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上都能够更加“接地气”。

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丁晓伟认为学术休假制度对于具有工业梦想的教授来说起到了创新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帮助研究人员将成果转变为对社会的贡献。

对于这一制度的具体实施,专家们也做了探讨,一方面如何平衡部分老师的科研、教职和行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已形成了围绕论文、项目的既定的晋升考评体系,如何将学术休假的成果与现有的考评体系相结合是推行这一制度的关键。

在1小时的讨论中专家们讨论氛围热烈,金句频出,成为了产研无缝对接的新起点。由此看来,从某一技术领域第一篇论文在学术界的诞生,到工业产品成熟后最后一篇论文的成果总结,学术界和工业界并不存在坚实的壁垒,它们之间的旋转门应该是开阔的,人才的流动和制度的完善都能够帮助“学”真正面向“用”,促使“产”推动“研”。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