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建设课堂,融入暑期社会实践,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各出奇招
2020-07-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如何让“四史”教育入脑又入心?上海建桥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国政馆的作用,讲活“家门口”的“四史课堂”。而上海海洋大学则将“四史”学习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地点覆盖江苏、浙江、安徽等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上海建桥学院  

在“家门口”建设四史教育课堂

近日,临港集团创新管理学院组织学员前往上海建桥学院,在其“双馆”红色教育基地之一的国政馆开展四史学习。据悉,这是上海建桥学院继雷锋馆之后大力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所学校的国政馆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该馆可谓上海建桥学院“家门口”的“四史”教育课堂,它为学校乃至临港地区的“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动的教材。一堂“四史”课,涵盖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强国、国家安全、蓝图绘就、激励奋斗、国家战略等11个板块,长廊间的图文资料梳理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脉络和发展成就,加深参观者对“四史”的学习理解。

为了让“四史”教育的课堂内容更加鲜活,上海建桥学院还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思政课辅导员中遴选并打造了一支国政馆志愿者讲解队伍。在上岗前,他们都参加了2020年上海民办高校党员“四史”学习班,学习并掌握了国政馆讲解内容与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其中“90后”占志愿者讲解队伍的八成。

赵苗正是国政馆青年志愿讲解队伍中的一名“90后”,经学校“四史”学习班的培训后,她参与国政馆“文化强国”版块的讲解。“能讲完国政馆展板上的内容,但讲不完悠悠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能讲完个别典型例子,但讲不完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身上的深刻烙印;能概括讲完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决定,但讲不完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文化强国的坚定决心。”

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表示,希望师生在丰富的史料中真切体会和亲身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的精神密码所在。

  上海海洋大学  

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对青年学生而言同样如此。近日,“知史明鉴·爱国力行”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出征仪式通过现场直播,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线上参与人数达一万六千余人次。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上海海洋大学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通过参观寻访、调研采访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四史”。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们将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行走在乡间田头,用步伐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变迁,用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海洋故事、讲好海洋人的故事,强化知农、爱农、兴农使命。

在出征仪式上,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韩昕苑分享了《知史爱国,筑梦乳业——新中国成立后乳制品发展史调研》的项目。“通过调查新中国成立后牛奶的发展史以及奶制品的发展史,梳理出奶制品和新中国发展史的联络点,使大家在了解乳制品发展史的同时,对我国‘四史’的发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激励大家知史明鉴,热爱祖国,传承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韩昕苑动情地说。

校党委副书记吴建农在出征仪式上表示,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修身立德,在实际参与中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在亲身体验中树立对人民的情感、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