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在即,名师、博导和你谈谈心、谈谈路
2020-07-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高考揭榜在即,考生们满怀期待又充满紧张的心情,所有“过来人”都能感同身受。毕竟在现有的遴选规则下,高考成绩决定着考生有没有机会去到自己心仪的大学。但是,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在此,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和一位80后博导真诚地和18岁少年们谈谈心、谈谈路、谈谈心路间的抉择与思考。

▎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  ▎

  不因一次考试的得失而悲喜  

  学习成才的路径各种各样  

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执掌上纽大整整8年,这之前他曾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对于成绩揭榜前的那种心情,他太有感触了,也看到了太多的悲与喜。在这里,俞立中送出并强调的第一句是: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今天高考已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的选择,学习成才的路径各种各样。

“对于成功千万不要给予太狭义的定义,不然永远是在过独木桥。”俞立中指出,今天,大家对“成功”的理解,太过趋同了。

什么是成功?很多家长把“成功”定义为让孩子进一所“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985或211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是成功了。如果大多数家长都是这么定义“成功”,认为孩子只要进“好”的学校,找到一份赚钱比较多的、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工作就是“成功”的话,那肯定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不是你挤我,就是我挤你,总有人被挤下独木桥。

俞立中坦言,今天一说到教育的问题,人们往往把责任都推到学校教育上。但他一直认为,今天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价值取向太单一了。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成功就是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的话,那么必定只有一小部分孩子有‘成功’的获得感。其他孩子没有成功吗?恰恰是,‘成功’应该取决于孩子和家庭对人生幸福的理解,对个人价值实现的理解,与获得感密切相关。所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怎么定义‘成功’的概念,对于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家庭幸福也是非常重要。”

俞立中分享起一本书:《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书里谈到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智商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他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如果一个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个世界充满了帮助自己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那他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应试教育实际上是在培养‘固定型思维模式’。”俞立中说,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是规避挑战,不希望有变化,认为很多现象是无能为力的,不愿意接受批评,喜欢在舒适区里面;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欢迎挑战、拥抱变化,总是在寻找机会,它关注什么是可能的,要去改变那些不可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喜欢探索新事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认为每次失败是一堂课,而且认为学习是终生的事业。

可想而知,今天的社会一定喜欢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同时,如果不是以固定型思维模式,而是以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成功”的话,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俞立中认为,在不同的学习道路上,在不同工作岗位的上,都可以得到我们认为的成功,这就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以大家熟悉的“抓斗大王”包起帆、还有已故的劳模李斌为例,他们都是极具说服力的身边典型。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教育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俞立中说,价值取向要有所改变,教育引导当然十分重要。俞立中说,学生的个体千差万别,没有一种教育模式可以放诸四海皆准。教育只有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同样,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会很不一样。只有教育的多样化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俞立中说,从上海纽约大学创始起的8年,他也一直是个学习者。“学生选择了上纽,在某种程度上是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和学习方式,充满挑战,也蕴含很多惊喜。主动学习会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有着意外的效果。这些都是国际化教育在努力探索的方面。”

“对于成功的不同理解,可以也让人生的精彩更加多样化。我衷心希望,同学们不因一次考试的得失而得意忘形或悲观失望,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多元化价值追求的获得感。加油吧!少年!”俞立中说道。

华东师范大学80后博导姜雪峰  ▎

  人生不只有一场重要的考试  

  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80后博导姜雪峰,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杰出青年科学家代表,在2018年7月,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之时,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2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他被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言人”。

姜雪峰说,其实,在高考的战场上,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自己着实感谢那场教会自己奋力拼搏、百折不挠的人生大考。

中学时代初次接触化学实验的有趣,更带来的无限多元性、创造性,让姜雪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坚持填报“冷门”的化学专业,且不接受调剂。

他在中考时曾以数理化三科全满分、总分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兰州一中。在高中,北大清华也一直是心中奋斗的目标。但高考时因为身体欠佳,成绩并不理想。

“当时是先填报志愿、再出高考分数,其实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也有亲友建议我复读一年,但我还是更看中专业,申明学校服从调剂,但专业不服从调剂。”最终,姜雪峰被西北大学化学系录取。在那个手机和互联网还不那么发达的学业时代,他没有气馁,有的只是一股钻劲和一股韧劲。

四年后,姜雪峰以全系第一的成绩保研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姜雪峰以自身的故事,想对18岁的少年们说一个道理——人生不只有一场重要的考试,而是许多场,考试的时候当然要全力以赴。有拼搏就有可能跌倒,跌倒之后能爬起来,也许是更重要的“考试成绩”。

在姜雪峰看来,找到兴趣,追随热爱,就会有自发的投入和持久的创造力。“社会是多元和多维的,这也包括社会群体的多样性,个体也只有在这种多样性的发展下,才能更完善、更综合、更丰富、更包容。”因此,他更建议考生,选择专业的首要标准是遵从兴趣与热爱,鼓励追求和奋斗的多元化选择,而不是盲目追逐热门。

姜雪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辛苦与荣耀、挫折与收获、不足与潜力。往往,别人最常看到的都是最耀眼、最闪光的东西,但真正的辛勤汗水都酝酿在在每个行业的前进之中,各有各的挑战与机遇。“对于社会来讲,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每个人都是要齐心协力,朝着各自的方向去发展,共同去努力、去贡献、去前进。在实现小我的同时,回报社会,对国家做出大我的贡献,我觉得这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一种局面。”

因而,姜雪峰也想对18岁少年的家长们说,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兴趣,允许多样性的发展,可以审慎地去考虑平等建议式对话,但绝不要轻易扼杀。

“大学在哪里读,都只是我们人生路上一个阶段的里程碑,不管是你在北大还是清华,复旦还是交大,这都是你学习阶段的一个小总结。这个学校绝对不是你的终点,因为对你更大的人生而言,本身就根本没有终点。相对人生更长久的追求,可能更应该是你的事业方向。从这个角度,专业或许会更加长远长久,也是少年们需要有所清晰定位的一个目标。”

另外,姜雪峰强调,揭榜后,无论是理想的成绩还是欠理想的,都不应该停下持续拼搏的脚步。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你不断努力前进,不气馁、不放弃,朝着一个自己的理想目标勤奋向上,终究会追寻到属于自己精彩的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