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手语说:“我和你一样”
2020-07-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右手轻抚左手的拇指指背,再双手握拳比出打气的姿态……“爱的力量”在《和你一样》的旋律下,轻轻地表达出来。

7月25日晚6点,浦东金桥商业广场响起钟声,现场市民纷纷停下脚步,穿着印有“益路同行”字样衣服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走上中央舞台,伸出双手表演起手语舞。

表演结束后,演员向周围的行人赠送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印有本次活动的说明。原来,这是由上海市金桥商务办事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益路同行公益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舞动公益,邀你同行”公益快闪活动。

透过手语“唱出”残障人士“和你一样”的心声,快闪活动发起人刘重熙说,期待将爱心以及平等对待残疾人的初心传达给大众。

作为听障人士

我愿意花时间在这场活动上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

7月19日,最后一个排练日,舞台上播放着《和你一样》的音乐。周文佳站在台前,在相对寂静的世界里比画着手势,为一周后即将表演的志愿者们诠释着每一句歌词,笑得开怀。

排练前,周文佳已经为这段1分20秒的音乐录制了10个手语教学小视频,将歌词句句拆分、字字解释,发在志愿者的微信大群中。

怎么用手语表示“歌声”?“四个手指打开,波浪一样地上下摆动,像音乐里的五线谱”;右手食指和中指交叉,先置于太阳穴处,然后向外挥动,这是“希望”,为什么呢?因为手指交叠比出的字母“X”是希望的拼音首字母。

视频是群里不少“手语小白”的“救星”,志愿者刘玉荣就跟着练了许久,“老师的视频录得特别好,会告诉我们每个分解动作的含义是什么。”她比划着说起印象最深的手语“追逐”——左手在前,后手在后,比出两个六,一前一后地向左侧快速移动,“可不就是一个人追另一个人吗?追逐!”

1分20秒的表演不长,但录制分解视频对周文佳来说并不容易,有着听力障碍的她总担心自己说得不好,让大家听不懂,所以每次录视频时都讲解得慢一点、细致一点,“经常出错然后重拍,又说错了再重拍,直到拍出满意的视频为止。”

十个教学小视频,短的59秒,长的不过4分钟,每个都花费了周文佳近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先看歌词,再想好怎么一边打手语一边解释动作,还要想想如何解释更方便大家记忆……复杂的长句要耗费更多时间,动作要慢、要多重复,大家才看得清楚。

周文佳花费了不少精力,但却乐此不疲。因为在准备快闪活动的30天里,她感到许多可能性正在悄悄展开,“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手语是什么,也让更多人体验打手语的感受。”

“我想这很有意义吧,既能解决聋健沟通的困境,又能改善聋健融合的问题。所以作为听障人士的我,愿意花时间在这个公益快闪活动上。”

一睡醒

我就开始比划起手语 

6月25日,志愿者的微信群里分享了第一个手语教学视频。自那天起,从未接触过手语的刘玉荣开始了她的“手语30天速成”之旅。

晚上下班回家后的半个小时是刘玉荣雷打不动的练习时间,有时候练多了,第二天早晨睁开眼睛,头脑还沉浸在手语练习的“余韵”中,一骨碌坐起来,开始比划手语。

起初,家里人感到困惑,总问刘玉荣“你在干嘛”,后来也渐渐习惯,甚至开始“主动参与”——练习时,她的家人就在一旁帮她检查动作是否标准,有没有跟上节奏。

练着练着,刘玉荣发现了诀窍——先把歌词记住,动作才能跟上。她在手机上保存了歌词的截图,随时能打开瞄上一眼;在车里单曲循环播放《和你一样》,上班路上不停地听,直到把歌词统统背熟。

7月上旬,志愿者们组织了两场线下练习,一天下着暴雨,一天是是酷热难耐的“高温黄色预警”日,刘玉荣推了和姐妹们的下午茶,开了40分钟的车,两次都赶到了。

“你看那边的小姑娘,十几岁的小孩都来了,都能坚持。”刘玉荣擦了擦汗,指指一旁还在加练的志愿者小朋友,“我们大人还有什么说的,再热再下雨都能坚持。”

努力练习手语,刘玉荣不止是为了这次快闪,她还找到老师,希望能学些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手语,“比如最简单的指路认路这种对吧?说不定出去能帮到残障人士。”

手语难练,却是和聋哑人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在银行工作的快闪志愿者陈琦有着切身体会,没学手语前,她和聋哑人沟通业务,主要是在纸上用笔交流。学手语后,她在一次兑换纪念币的业务中,用简单的手语向聋哑人问候,没想到“他们的眼神一下子充满惊喜”。通过手语,陈琦感觉大家都在“同一频道”上,“很亲近”。

这次经历拉近了陈琦和特殊群体的距离,也坚定了她参加公益活动的决心,“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特殊群体,关爱特殊群体。”

关注的力量无穷大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舞台

为了带来最完美的演出,近200位志愿者和刘玉荣、陈琦一样,放弃休息时间,在手语老师的培训下花了三周时间练习。

他们中有在疫情期间走进口罩厂做夜班的志愿者“前辈”,有带着大宝、二宝一起来的家长,也有警察、飞行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

5月底,当刘重熙和益路同行公益促进中心副主任周蓉刚开始策划这次快闪活动时,并没有想到报名会如此“火爆”。

“尤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小朋友,”周蓉笑称,之前的一些志愿活动因为内容复杂,不会招募小朋友,但这次没有限制,又是在暑假,所以“小朋友特别多”。

首次试水快闪活动的顺利让周蓉开始期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机场、人民广场、城隍庙,在这些更中心的地方去做快闪?”

关注的力量无穷大。周蓉表示,上海是一个大都市,也是一个“公益之城”,应该发起更多公益活动来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比如说我们用手语演绎歌曲《和你一样》,就是想告诉大家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志愿者,还是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可以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去关注弱势群体。”

这次的快闪表演,加上7月10日到7月26日在金桥国际的公益摊位,是益路同行公益促进中心策划的“公益新体验,与你身力行”系列活动,目的是通过深体验活动形式+快闪的视觉听觉等观感,让更多的人“感同身受”,切实的体会到各种身体障碍所带来的不方便。

“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优秀,去试着接受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部分,学会对残疾人的尊重。”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