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命题、现场创作,为何赛事规则一改就屡现“猫腻”?
2020-07-2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有参赛选手以草书投稿,但在现场创作时却有意避开草书,这就被评委认为有猫腻。作为上海少儿书法规格最高的赛事,第28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今年首次采用了现场命题、现场创作的赛事规则。

第28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共收到书法篆刻作品1643件(其中书法1606件,篆刻37件)。经过初评和复评,最后45位小作者进入终评的现场测试环节。现场测试地点就安排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所在的上海文联大楼。

记者在现场看到,测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参赛者可以查书法字典,但不准使用手机。每位书法作者把自己投稿的作品重新写一遍,再现场创作一件指定内容作品。创作的书体与投稿作品的书体为同一个书体。篆刻作者在投稿的印屏中选择一方印重新刻一方,再现场创作一方指定内容的印作一方,刻边款。

其中有参赛者以草书投稿,而且写得很不错,但到了现场竟然“扬短避长”,写起了其他字体。这其中的问题,评委也是看在眼里,但也不点破,最终这位选手并未获奖。当然,也有现场发挥甚至好于投稿作品,令评委们非常欣慰。最终45位经历现场测试的作者中,有40位获奖,少部分已入围的投稿者,则被排除在奖项之外。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告诉记者,这类现场命题、现场创作的赛事规则,在一些成人书法大赛中有过尝试,但在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还是首次。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评选的过程中,也发现过“捉刀者”的影子。书法在中国是极有群众基础的,很多孩子的家长都能写一笔好字,要说“捉刀”也并非没有条件。

“在每次展赛和测试中,诚信是最基本的要求,而通过现场测试的磨砺,也让小作者在各种场合都能从容应对。”丁申阳表示。在评委们看来,“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青少年学习书法不仅是掌握技法本身,更是塑造一种良好的品格和不畏艰难的意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