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永不褪色的红?纪录片《大上海》给出答案
2020-07-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红色是上海光荣的历史。去年9月,上海纪录片“一号工程”《大上海》在东方卫视首播,全景式记述了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历史进程。取得同时段全国节目第五名、专题类节目第二名的收视佳绩,全国收看累计到达人数超过4000万。在第四集《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中,详细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石库门里诞生。导演徐冠群表示,从上海的渔阳里到北京的天安门,流淌的是党的红色基因、汩汩血脉。

“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对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冠群说,在走访了新老渔阳里后,才真正感受前辈们当初青春勃发,重担在肩的状态。“一大召开的通知就是从老渔阳里发出去的。一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上海留下过足迹。看到这段历史,我真的特别感动,他们在这样的年纪就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扛在肩上。”

纪录片用编年体的方式将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娓娓道来。纪录片共《上海的开埠》《中国工业的发轫》《东西汇流》《红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争》《人民的上海》《艰难起飞》《创新品质》8集。

历时3年,摄制组共计拍摄上海境内的近百处遗址、遗迹,累计拍摄超过1000小时素材。该片摄制组还前往北京、广州、南京及香港等20多个城市取景拍摄,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共150余人;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欧美国家,拍摄了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肖像馆、美国耶鲁大学等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

在探寻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离不开上海党史研究学者的鼎力帮助。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在上海孕育和诞生的,上海是向世界开放的城市,先进的各种理论首先在上海传播,最早的工人阶级也是在上海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的中央机关、人民出版社等等都在上海。所以一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几乎都曾经在上海留下过活动的足迹。

“之前也做过党史的纪录片,但在《红色革命的策源地》这一集中,我希望能呈现最青春的风采。”结束《大上海》拍摄后,徐冠群又投身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的制作。“这部纪录片聚焦人物,讲述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中的很多人,如瞿秋白等,都在上海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永不褪色的红。”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