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这位“中国好人”走了!生前,他和妻子捐出了2套房产和毕生积蓄爱心助学……
2020-08-01 天下

“中国好人”,梅陇镇居民毕原鸿老人于2020年8月1日早晨5点4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闵行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9岁。

毕原鸿和他的夫人毛怡,

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但两位老人的故事,

却会一直触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毕生积蓄全捐赠

深沉爱心助学子

梅陇镇的毕原鸿和毛怡夫妇曾入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2019年7月中国好人“助人为乐好人”榜。

退休前,毕原鸿是中国工商银行闸北区办事处的纪委干部、共产党员。毛怡则在彭浦新村第一小学工作了37年。他们夫妇的善举,得到了梅陇镇广大居民的赞颂,人们称毕原鸿为“艾爷爷”,毛怡为“欣奶奶”。“艾欣”,“爱心”也。

人生之不幸,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2003年和2007年,他们的女儿和儿子均不幸因病相继去世,两位不幸送走孩子的八旬老人,将痛苦深埋心底,把大爱给予社会。多年来自己省吃俭用,却将上海的两套房产和120多万元存款全部“裸捐”。

这一切的起因是某一天,老两口突然想起,儿子生前在聊天时曾经说过:“如果哪一天我也快去世了,就把我们家的两套房子捐给国家或者慈善机构,建造两所希望小学,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读书学习。”

儿子的遗愿,点燃了父母心中希望的灯,给了老人活下去的动力和纪念儿子的最好方式。毕原鸿、毛怡夫妇第二天就联系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很快卖掉了在上海市区的一套住房,将其中40万元援建了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的山区小学,用于修缮教学楼、食堂和宿舍,添置体育设施。2009年6月学校建成后,当地教育局以老两口儿子的名字,给学校取名为“毕明爱心小学”。

毕明爱心小学落成典礼

尽管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但毕原鸿、毛怡两位老人的生活却极为简朴,一日三餐全都是粗茶淡饭,日常生活的所有花费能省则省。2014年9月,他们又将省吃俭用的20万元,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设立“毕明慈善基金”。几天后,还主动要求进行上门遗嘱公证,明确在他们去世后,将捐赠自己在闵行区的房产(价值600万元)、全部存款和家具电器等,变现的慈善资金全部存入“毕明慈善基金”中,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品学兼优的学生。

2018年12月25日,毛怡在家中安详离世。刚开完追悼会,毕原鸿就把存在毛怡名下的100万元全部捐出来,再次存入毕明慈善基金中,用于帮助考上大学本科的贫困学生支付四年的学费。

毕原鸿老人在罹患癌症后,宁愿停掉自己的自费药,也要把钱捐给困难学生。

当问到为什么两位老人总是对困难学子牵挂不已时,毕原鸿如是说:“这是儿子的遗愿,也是我们的想法,因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掌握知识技能,踏踏实实地建设我们的国家,才能让贫困的山区有发展、变富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愿意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大爱无疆,

永远记得你们。

编辑:陆天逸

原标题:今晨,这位“中国好人”走了!生前,他和妻子捐出了2套房产和毕生积蓄爱心助学……

来源:伴公汀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