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都市水岸线的前生今世
2020-08-02 生活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听江水拍岸,看绿意盎然。在上海,无论是黄浦滨江、杨浦滨江、虹口滨江、徐汇滨江还是江对岸的浦东滨江,都成为了有温度、有趣味的城市文化新体验的空间。而杨浦滨江,则更像一位穿越者,长长的5公里多的岸线,码头、仓库、工厂,每一幢建筑、每一个场景,都在诉说它的前尘往事。暑假来临,杨浦滨江开出了A、B、C三条游览专线,为更多人来阅读这段拥有诸多历史记忆和网红建筑空间的水岸线提供了方便。

 A线   乘风破浪的码头

秦皇岛码头服务站里的舵轮。

A线的起点在秦皇岛路码头。站在站牌旁边,可以看到码头上灰白色的建筑,最有标识性的是墙上“杨树浦党群服务站杨树浦驿站”的红色字样。沿着长长的坡道一路走上去,就到了轮渡码头的背后,一个曾经被称为杨浦码头的历史遗迹。

推门而入,木条装饰的屋子有几分像船舱,最醒目的,是一个老式的舵轮。轻轻转动舵轮,面前的电子屏就显示出杨浦滨江沿线的风貌,杨浦滨江的昨日赫然在目。

跟着驿站的志愿者张姐,记者转过了一面图书墙,一幅镶嵌在墙壁上的浮雕出现在眼前。浮雕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向而立。张姐轻轻地点着玻璃屏幕,指着屏幕上的介绍告诉记者:杨浦码头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出发地。从1919年起,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前辈,都是从这里登船,去往法国勤工俭学。这座浮雕记录的,就是年轻的毛泽东来到上海,送别战友的故事。

杨浦滨江就因为承载了很多历史的记忆,才有着与其他滨江不一样的风采吧。面前,江水翻滚,白鸥翱翔,船已经开走很久。小小的驿站里蕴藏的故事,让这座平凡的灰白色小楼充满了历史感。作为杨浦滨江打卡的第一站,这座乘风破浪的码头应该担得起。

从码头起步,游览车的一边是黄浦江,另一边,是一座“城堡”的外墙,那是杨树浦自来水厂。深灰色的砖墙,有很多城墙垛口的造型,让很多摄友惊艳。这里,很早就成了众多网友的打卡点。

雨水花园 本版除标注外 杨颖 摄

但是,这条游线最惊艳处,却是游线的终点。游览车停下,眼前本来充满工业风的景象一下变成芦苇摇曳、绿草萋萋的湿地公园。这里是设计师的神来之笔。谁能想到,这个风景绝美的小花园,原本只是一家纺织厂内容以积水的洼地。在建设方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理念的指导下,这个本应填平的洼地被设计成了雨水收集、储存的小湖,加上经过精确设计的植物种植量,形成了一片湿地景观。从当年乘风破浪的码头,到今天百姓的休闲观光的水岸,这条游线能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

 B线   百变大咖的仓库

打卡最美滨江岸线。

B线的风景是由仓库连缀起来的。黄浦江沿线,仓库曾经是绝对的主角。后来,黄浦江边没有那么多运输码头了,这些仓库就成为滨江的历史,被尘封着。

游览车经过一个路口,几个铁笼子,装着被截断的圆木。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张经理告诉记者,这里是原来祥泰木行仓库的旧址,后来,木行没有了,再后来,仓库也没有了。但是,作为曾经在江边驻足过的重要角色,建设者用这样的办法给它留了一个背影。

比较幸运的是烟草公司机修仓库。这座历史不算久远的灰色水泥建筑,被设计师妙手巧思,半拆半改,成就了这座仓库的网红之路。本来,这座仓库体量巨大,紧逼着黄浦江,最早的方案是拆除。但设计师认为,黄浦江边的工业建筑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设计师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出发,将原本逼近黄浦江的部分拆成阶梯状,层层退缩,给滨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而阶梯状的建筑立面,方便设计师增加楼梯和平台。为了打破单调的梯状结构,设计师甚至给建筑增加出了一个马蹄形的挑空步道,成为整个建筑的亮点。平台上,绿植点点,有几分梯田的感觉。

这个作品,最后被命名为“绿之丘”。不用想,这已经是网红点了。

就在绿之丘隔壁,两栋中规中矩的方形建筑正在改建。这是永安栈房旧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有年头的老房子了。和隔壁的“绿之丘”不同,永安栈房是修旧如旧,连墙面也要还原成原先的样子。不过,用途当然不会再是仓库啦。这里古朴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非常时髦的内心,世界技能大赛博物馆将是它新的使命。配合着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这里将收藏与之相关的物品,展示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史和使命。

站在B线的终点,永安栈房前,一艘玻璃的船赫然矗立。这件艺术品被命名为《时间之载》。看着这些老仓库,看着它们的旧貌换新颜,你会恍然大悟:历史的痕迹没有从它们身上褪去,而新的使命又让它们青春勃发,黄浦江日夜流淌,流过的是时间,留下的是城市。

绿之丘:绿之运用。受访者供图

 C线   前浪追后浪的工厂

自西向东,过了杨浦大桥,就是C线的起点广德路站。和前面两条线一样,附件也有一个驿站:大桥公园站。跟前面的驿站比较,这个木质搭建的驿站明显占地大了不少。走进驿站,最引人注目的是杨浦工业陈列室。在这个数十平方米的屋子里,陈列着老上海人非常熟悉的产品: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这些显得陈旧的展品和玻璃地面下封存的大型机件无声地呼应着。这些机件,每一个都比成年人的胳膊或大腿粗,而这么巨型的黑乎乎的东西,当年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企业——上海电站辅机厂所用设备的零件。

为了杨浦滨江的整体开发,电站辅机厂让出了这块风水宝地,而滨江集团也在这里保留了电站辅机厂的印记。现在,这里已没有机器轰鸣。安静的木头房子里,一个3岁小男孩小心地站在玻璃地面上,用他纯净的眼神打量着地底下那黑乎乎的大家伙。对于他来说,世界本来就应该这样美丽,岁月本来就应该这样静好。

上海制皂厂。

而在C线的终点,同样有一家与上海、与上海人渊源颇深的企业——上海制皂厂。

很多90后、00后都听说了杨浦滨江新出了一个网红景点,叫“皂梦空间”。其实,这就是上海制皂厂车间的一部分。走进这个网红地标,将“皂”字拆开命名的“白七”咖啡馆已经颇有名气,各色制皂设备零件装饰的工业风、放在肥皂盒里端上来的蛋糕,都显示了主人的匠心。穿过一个叫作“虫洞”的管道墙,你可以体验从植物皂荚到肥皂新品的人类洗涤历史。而肥皂博物馆则用最新的沉浸式体验的方式,通过色彩、光影、艺术装置、多媒体手段,让人们任意穿梭在肥皂厂百年历史中。

作为上海制皂业的前浪,上海制皂厂并没有被拍在沙滩上。就在杨浦滨江,他们生产的蜂花香皂,已经走出国门,他们生产的上海药皂,今年疫情期间大卖,成为新的网红产品。

═    对话    

钱亮 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让“百年滨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生活周刊:杨浦滨江从规划开始,是如何做到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的?

钱亮:杨浦滨江是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传承了150年工业文明、工业技能,大量中外的著名品牌,是我们做杨浦滨江建设的底色。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秉承有限介入,低冲击度开发,最大可能保留它的原来工业特色。当它的工业迁出的时候,我们对那些厂房、工业遗存做了最大的保留,尺度、形式、门类都非常齐全。

生活周刊:杨浦滨江沿线有很多企业,滨江公司是如何说服立场各不相同的利益个体,形成杨浦滨江开发合力的?

钱亮:沿江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他们和我们杨浦区的开发理念高度相同。我们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帮助我们还江于民。另外,我们设立了一个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在土地收储、发展过程中,让原有的企业和滨江一起得到发展。同时,我们也设立了鼓励机制,吸引原有企业参与滨江开发,使原有企业历史得到延续,产业得到升级。

生活周刊:杨浦滨江沿线有不同行业、不同年代建造的工厂厂房设施,风格各异,你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做到整体协调的?

钱亮:我们从理念上把杨浦滨江看成一个整体,看成百年工业的博览带。它有它发展的逻辑和整体性。此外,在规划层面对新建滨江的城市家具、公共绿化等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在不同标段请不同设计师按统一标准进行个性化设计。

生活周刊:杨浦滨江下一步产业升级将如何开展?

钱亮:从两个方面来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在滨江公共空间利用老的工业遗存,引入地标性文化项目。提升滨江的国际化形象,并以此来吸引产业的集聚。科技创新方面,依托杨浦区内的百年大学,以及这些年一直坚持的三区融合、科技创新等发展理念,引入头部科技企业进驻杨浦滨江,使原有的杨浦滨江的产业得到升级。

生活周刊:杨浦滨江在下一阶段开发过程中,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到为百姓服务?

钱亮:我们将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第一,建立人民建议平台,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杨浦滨江建设的建议;第二,坚持滨江功能的引入、方案设计请社会方方面面的百姓来提意见;第三,充分发掘杨浦百年工业历史,以留住百年工业的“乡愁”为基础,引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对于滨江的一些文化活动、艺术创作等项目,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将大量招募志愿者,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这些艺术品的创作中来,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章明

“绿之丘”——杨树浦路1500改造、主创建筑师之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    设计者说    

让“工业滨江”柔软转身

生活周刊:在设计师眼中,杨浦滨江的改造是一个怎样的工程?它最终将向上海市民展现怎样的景观和风貌,传递怎样的城市内涵?

章明:杨浦滨江贯通工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整个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强调以工业传承为核,打造生态性、生活化、智慧型的世界一流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它在时间厚度中延续城市文化,通过公共空间的复兴,从过去人们记忆中“大杨浦”的印象中蜕变而出。在迎来新的身份认同的同时,对上海整个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的改变贡献巨大,也将反映城市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生活周刊:“绿之丘”现在已经成为杨浦滨江沿线的一个著名景点,在杨浦滨江带上,它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章明:我们将“绿之丘”视为一个链接,一个具有回应性、包容性、成长性的体系。落实在杨浦滨江带上,它既是一个城市公共空中的立体公园,没有围墙阻隔的畅通路径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独特性与在地性的高品质共享空间;也是一个滨江艺术驿站及智慧中心,是杨浦滨江5.5公里不间断工业遗存博览带的重要节点;还是一个立体的桥,加强了城市腹地与水岸的紧密关联。

生活周刊:“绿之丘”的“绿”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除了绿化、绿植,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在里边?

章明:“绿之丘”不仅是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的营造,更多的是站在工业建筑向绿色生态建筑转型的角度,对高密度人居环境现存状态的思考与未来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构想:将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为集城市公共交通、公园绿地、公共服务于一身,被绿色植被覆盖,连通城市与江岸的建筑综合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活周刊:“绿之丘”改建后,有许多钢铁元素,也有许多钢筋水泥的元素,设计师是通过什么将这些元素柔化的?

章明:柔化也意味着与人的关系更加亲近。绿之丘对“技术体”的自然化过程并非简单将其去除,而是采取适当保留,在关系处理上予以平衡的手段。另外,植物也参与到建筑内外半透明关系的演绎,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叠加在一起却形成一个相互映衬、相互影响、清晰可辨的整体。

生活周刊:“绿之丘”的成功改造,在杨浦滨江的改造中有什么意义或启示?

章明:“绿之丘”是滨江复兴中既有建筑转型的实验性案例,可能在上海乃至全国独一无二。项目在协调相关市政管线实现道路穿越建筑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尝试和努力,这些经验带来土地复合使用,土地使用权属垂直划分等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绿之丘”提供了一个平台,把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价值观传播出去,与此同时,这种双向反馈也推动着设计者修正当下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设计理念,促进人、艺术和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真正体现“还江于民”的初心。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