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日闭幕!疫情推动创新,“上海方案”被行业瞩目
2020-08-0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作为疫情后全球举办的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2日正式落幕。正如开幕论坛上众多国际影人所说,业内都在关注着本届电影节,因为他们期待能有一次非常时期举办电影节的“上海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包含了如何应对疫情、如何提升产业信心、如何延续办节宗旨等等方面。那上海给出的方案表现如何?电影节落幕之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也完成了一次回望和盘点。

 疫情问题怎么破? 

和整个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基调一致,上影节的举办,也在促复工复产的同时,不忘疫情防控。线下活动尽量减少,重要活动、仪式线上线下并举,都是重要举措,针对影迷的展映单元,更是疫情防控措施严格。

对电影节来说,它的仪式感是电影人做电影的动力之一,所以有一些仪式、论坛必须要举办。组委会采取的是严控场内人数、定向邀请的制度,只有受邀人士才能入场,而且入场时还需要人脸识别以及完成全套的防疫手续,在入场后,上台的嘉宾可以摘口罩,台下观众则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今年电影节的展映影院数量减少,但展映中外电影仍然达到了322部,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占232部,在29家电影院共放映1146场,观众为147502人次。这么多人,怎么保证安全?从影院层面,每场售票率30%、每个影厅每天放映不超过4场。从观众层面,今年不同于往年的观影流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线上抢票瞬间的拼手速,进影院时的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环节和观影时的全程戴口罩,还有置放于影厅门口的备用口罩、洗手液等等,都成为了特殊的标记。

虽然今年影院展映的观影人次只有去年的近三分之一,但电影节组委会新开辟了露天放映板块,将展映单元延伸到社区。7月25日起,在上海新天地、松江地中海、大宁音乐广场、环球港等七个商圈,电影节期间天天有露天电影可看,有的还要延续到电视节结束。从7月27日开始,浦东36个社区的放映点也点亮了银幕,一部部“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各国影片,吸引观众进入“仲夏电影之夜”,助热上海的夜间生活。

但即使是露天放映点,也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座位不得超过100个,须间隔1米以上;入场也要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等。据统计,露天放映共放映影片50部,147场,观影为13570人次,整个板块直到电影节闭幕都安全有序。

 产业信心怎么回? 

严格疫情防控,是为了安全推动影视行业的复工复产。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形成的发展规划中,结合上海国际影视创制中心建设和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勾画了打造“五大平台”的蓝图。其中之一,就是要把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认证A类电影节,建设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助推平台。虽然因疫情影响压缩了举办规模,但是,本届电影节坚持从困难中突围,联合各方力量,强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一系列新政策、新项目、新计划、新作品在电影节这个平台上纷纷出台、亮相。 

备受关注的上海科技影都动作不断。继去年发布《上海科技影都总体概念规划》和被称为1.0版本的“松江16条政策”之后,本届电影节期间又公布了力度更强、范围更大的2.0版本“松江16条”扶持新政,扶持资金出现成倍的增长。

不仅仅是政策层面,行业大咖们也选择来到上海,增加交流、抱团取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以线下线上方式进行的金爵电影论坛、电影学堂等场合,国内外电影人吐露心声、提出建议、阐述观点、交流创意,氛围依然热烈。旁听一场场论坛,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的电影人们没有停留在遭受重大挫折的回忆中,也没有去痛苦地历数损失和挫折。他们表达的,是如何化危为机,如何加强团结,如何战胜困难,如何承担推动中国电影向好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光线影业王长田、博纳影业于冬、阿里影业李捷等人在开幕论坛上,都介绍了作为龙头企业,他们是如何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去帮助产业链上的中小影视企业纾困的。王长田动情地说:“行业内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他们是行业的基础。”作为上海的影视龙头企业,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透露,今年3月上影集团发起成立十亿元纾困基金,帮助企业共度难关。

著名导演贾樟柯这次积极参与了上影节的众多活动,还携他与日本导演河濑直美联合监制、中国导演鹏飞执导的《又见奈良》参加展映,他说:“上影节不但是一个节日,也让我们相互鼓励、坚定信心,大家团结起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办节宗旨怎么树? 

特殊的一年,上影节创办以来,首次取消了评奖,取而代之的是“金爵奖官方入选片”“亚洲新人奖官方入选片”。但是,上影节“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宗旨,并未因此弱化,很多受益于上影节扶持或在上影节获得肯定的新人导演,即使今年没有评奖,也选择了将自己的新作送过来,比如从创投单元脱颖而出的李霄鹏导演、受到亚新奖鼓励的大鹏导演。

近年来,上影节已经形成了从短视频单元到金爵奖的青年人才培养“六级阶梯”,而这六级阶梯,即使在今年这样特殊的年份,也并未减少,尤其是在更需受到鼓励的刚刚起步的青年人身上,上影节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老兽》导演周子陽等人担任导师的短视频单元,围绕“四分钟凝聚影像力量”主题,给青年影像创作者们深入浅出地上了很多课,从技术层面、精神层面给了他们很多帮助与鼓励。

连续举办14年的电影项目创投,已见证了75个项目从创意文本开始,进入制作、成功完片,有的甚至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在中外电影界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著名导演刁亦男就表示:“我觉得上海电影节的创投可能是全世界电影节创投里面最大的老大!”这不是吹捧,因为上影节的创投有完善的机制,收到的项目也多——像今年,电影项目创投收到来自9个国家的450个项目申请,经遴选后,有39个项目脱颖而出。

疫情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人敢松懈,但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却在危中寻机,并主动拥抱变革,主动改变传统办节模式,在创新中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给国际其他电影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历来被业界视为市场“晴雨表”的国际影视市场,今年搬到了线上,原本组委会以为疫情原因,很多展商不会参与了,但今年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有超过700家展商申报参展,数量远超去年的580家,而且,海外展商首次突破5成,覆盖了五大洲。一家海外展商在申报时表示:“我们用不着携带展示物料旅途劳顿,云市场功能齐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体现了上影节为展商服务的用心,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