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的警惕!是枝裕和:只想打破自己的边界
2020-08-0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了众多国际知名电影人做大师班,凭借《小偷家族》在戛纳拿到金棕榈大奖的“文艺片之王”是枝裕和导演,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位。8月2日,他的线上大师班吸睛无数,针对疫情、针对创作,他现身说法,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疫情下期待能给电影行业帮上忙 

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经常聚焦的是平凡人的家庭故事,但他早期的很多作品,都是取材于社会真实事件,这让他即使聚焦家庭的题材,也有着丰富的社会性,从家庭放眼社会,挖掘时代变化。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电影行业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深刻改变了社会生活。是枝裕和也表示,疫情现在对自己拍电影已经产生了影响,未来拍电影该如何和疫情共存,则需要时间来消化。

在全世界,疫情都导致了影院暂时停业,很多电影从业人员在期待复工。是枝裕和在日本也参与了电影界的几个自救活动,他说:“我是在和电影和电影院当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无论作为电影人,也就是电影的制作方,或者单纯的人来讲我自己觉得我受惠于电影,电影培养了我。我自己现在想从我自己的角度怎么样可以帮得上忙,或者用一种报恩的心态参与这个活动当中去。电影从制片方到影院再到观众,是一个循环,作为其中一员,我们需要想办法让这个循环下去,这件事非常重要。”

参与上影节的大师班,则是是枝裕和作为国际名导,对国际电影行业的一种责任。如今,他对新人导演的扶持力度很大,他说自己有责任“把电影一些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同时,去发现年轻人的优点,“相互学习”,“优秀的年轻人是一种新的刺激,与其说我要给予他们一些什么东西,不如说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从年轻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在上影节开幕时,是枝裕和也特别录制了视频,表示期待这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电影人们能早日在电影节重聚”。

 想突破自己长期形成的框框 

当然,对电影爱好者来说,是枝裕和接下来会拍什么,会怎么拍,才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今年,他已58岁,再过两年就是60岁。他如今重点聚焦的家庭主题,会因为年龄增长有变化吗?从《无人知晓》到《小偷家族》,其实就已经不太一样了。

是枝裕和说,自己2004年拍摄的《无人知晓》,跟近两年的《小偷家族》确实不同,“16年前的作品,是从孩子的视角拍的,但之后因为我父母去世,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电影发生了视角上的变化,开始拍父母和其他东西。我觉得这不是故意的变化,而是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一个电影人可以随着自己的年龄和家庭状况去改变视角,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变化。”

作为艺术片大师,他从不刻意设计这样的变化,比如从一开始以家庭为主,到后来越来越有社会性,如果说有“刻意”成分的存在,那就是他一直期待“通过我自己的作品,不断地表现出我们眼睛所看不到却能够感知到的东西。”

是枝裕和希望自己的变化,是在创作方式上。如今的他,大多数都是自编自导,“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但同时,已经拍了25年电影的是枝裕和,也因此对自己警惕起来,“25年的时间,会让我形成自己的框框吧”。所以,他也期待“打破自己的边界”,“如果能有机会接触新的形式,可能会形成一些和自己之前的感觉完全不同的尝试?如果有机会遇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我也可以通过拍这些作品,和自己内心产生冲突,对自己来讲也是很好的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也因此,即使是因为拿到金棕榈大奖被外界认为从此生活将改变,他也并不理会,他只想“打破自己”:“我希望得奖能够给我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能促使我今后在拍摄计划上和新的作品上能够有一些新的突破吧。有可能的话,我也希望能够挑战一下全新类型的作品,请大家静候佳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