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一起来采集野生动物的声音
2020-08-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作为上海科技节特色活动之一,“听·见万物——2020我的自然百宝箱”今天正式启动,并同时发布“听见万物”公民科学小程序。
“听·见万物——2020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以“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为核心,以“野生动物随身寻”挑战赛、“野生动物月月谈”话题和“城市自然寻踪”临时展览三个版块开展。
作为活动核心的小程序中包含“听有虫”“你好蛙”“遇见鸟”“鳞甲灵”“兽踪觅”五个版块,既能通过声音识别动物,又有生物数据采集上传功能。在11月份,活动将把公众记录及科学家们的相关成果,收录进“上海野生动物——城市自然寻踪”临时展览素材中,作为2020年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的一部分进行呈现。未来,该活动将持续陪伴热爱自然的市民朋友,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家门口尝试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究。
“上海的新物种不多,但是有发现就是新数据。”“听见万物——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策划、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鑫举例道,比方说采集蛙类信息,除了拍到、录到外,如果还能拍到它的栖息地,那么对蛙类分布研究更有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