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降温,经典回潮,童书的“风向”在变
2020-08-1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童书是每年上海书展的重点板块。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也在发生变化。在今年书展探访时,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在经历了之前对类型化童书的猛烈追逐之后,今年他们开始回归经典和实用。

经典阅读永不过时

所谓类型化童书,比如“动物小说”还有“冒险小说”,过去在童书市场火爆了好几年,但是今年类型化童书明显降温了,取而代之的还是经典阅读。中福会出版社这次在书展推出的《悲惨世界》图画书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悲惨世界》是大文豪雨果的名作。但是这部作品题材比较厚重,又具有十分复杂的时代背景,孩子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此次《悲惨世界》图画书源于去年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儿童剧版《悲惨世界》,改编时弱化了原著的时代背景,将重点放在体现主人公冉阿让身上“诚实与坦荡”的高贵品质上。《悲惨世界》图画书的文字就是由中福会儿艺资深编剧杜邨负责,而图画则由俄罗斯舞美设计师谢尔盖·拉沃尔创作完成。保留了经典原著的精髓,但对孩子来说又极具可读性。

在经典阅读方面,记者还发现一些文学性很强的原创童书在书展上也很受欢迎。比如上海儿童文学家陆梅的“少女成长三部曲”。作为曾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德国慕尼黑“白乌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重量级奖项的女作家,陆梅长期关注女孩的成长,由《梦想家老圣恩》《像蝴蝶一样自由》《无尽夏》组成的“少女成长三部曲”用优美的文学语言为女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少女成长史。

谈到创作初衷,陆梅说:“一个篇幅不长的小说,如果能让孩子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甚而唤醒身体里不自知的、感受生命的无限潜能,我觉得即便只二三知音,也是小说在文学层面上永恒的意义。”

实用阅读应该更专业化

其实“实用性”一直是家长给孩子进行童书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但是最近童书问题不断,包括出现了含有自杀内容的童书,其中不乏像《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和《天真妈妈》这类畅销童书。问题童书虽然下架了,但家长还是心有余悸,选择起来格外谨慎。

在书展现场,记者就遇到了为孩子选书的读者邹女士。她为女儿选了一套《小学生心理学漫画》。之所以选这样的书,是因为书中的作者都是她比较了解的儿童心理学专家,其中一位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国莹,邹女士买过她不少书。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该受到关注,但是谁来写同样很重要。现在市面上这类书很多,如果买不好,非但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新的困扰。”邹女士说。在书展现场,像《小学生心理学漫画》这样由专家来写的实用性童书十分受欢迎。

还有如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这次推出的“从陪伴到放手:复旦五浦汇教育丛书”也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关注。主编黄玉峰是原复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现在是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校长。黄玉峰说,他希望通过读这些书,孩子们能够从“刷题”的“题海”中走出来,寻找到问题的核心、思考的路径。

“术业有专攻,应该找那些真正懂孩子的人写的书。童书的创作应该更专业化。我们必须承认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给孩子写书的。”出版人章秦川对记者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