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浦东的青年创业者|传统实业转型,认知升级才是撬动未来的武器
2020-08-18 上海

【编者按】 

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今日的浦东已成为一座功能聚集、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正以“倍增”的精气神向着经济总量2万亿的目标迈进。

2020首届“浦东新区优秀青年企业家”寻访活动由团区委、区工商联、区青联、区青企协主办,旨在发现一批有担当、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企业家,鼓舞激发广大青年企业家提振信心、敢闯敢试,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及浦东‘6+6+X’重点产业发展和五大倍增行动,攻坚创新、砥砺奋斗,在浦东新一轮发展中提供新动能,创造新奇迹。

在8月13日举行的2020首届“浦东新区优秀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翁祖亮书记鼓励企业家抢占时代风口,把握“浦东机会”。强化为国担当的爱国情怀、强化干大事创大业的壮志雄心、强化深耕主业的工匠精神、强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在浦东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浦东企业“梦之队”。

此次,我们从中遴选了多位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他们锁定人工智能领域、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医药产业、集成电路、智能芯片领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80后、85后青年创业者的格局、眼界、耐力、韧劲,洞察力与成长性。创业之路千千万,领跑者必是孤胆英雄,历经九死一生,而成功者身上也有着普遍共性。30年开发开放,浦东确立了敢闯敢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它恰恰也是一代代浦东青年企业家与行业尖端同进,与国家战略同步,与世界格局同频的缩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实业兴则经济兴,实业强则国家强。对于正在跨越现代化经济体系关口的中国来说,实体经济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

郑金龙多年来带领家族企业深耕现代农业,唐红斌创业的起步不算早,却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迅速崛起,拿到了五轮融资。当下,世界经济随时经历巨变,传统实业的破局势必要依赖技术驱动。可以说,创新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安于现状即是退步。持续的成长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才能推动创业者认知升级,从而成为撬动未来世界的武器。

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龙实业”)董事长郑金龙,1988年出生,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就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闽龙实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专注于农业全产业链闭环,是上海市农业领域的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上海市重点援疆企业。

使用宇航员航空食品中的FD冻干技术来生产新疆的大批干果,是郑金龙几年前的创新尝试。为此,他用了9年时间分别在新疆喀什的莎车、泽普县建设了2个工厂,打造了5条产线,包括干果类、炒货类、花茶类及FD冻干类产线、巴旦木油、核桃油等深加工生产线。

创新,并不是一句空谈,它是由无数个idea,通过生产线上的反复验证、技术革新,最终才能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通过FD冻干技术,那些藏于乡村深处的,不好储存、不方便运输的水果,实现了周期更长的销售途径。开发出的创新产品巴旦木油、核桃油,包装颜值丝毫不输于国外大牌。

公司选址浦东,对郑金龙来说,这里对农产品的标准要求更严格,对企业的竞争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立于不败的关键,产品需过硬,工艺更需硬。不论创新研发层面,还是管理标准、政策支持层面,“浦东更像是伴随企业左右的‘伙伴’,彼此协力,共同经历成长。”

做实业的年轻人,比其他行业可能更多了一份吃苦耐劳。郑金龙几乎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留在了农业一线,乡村田头。不亲自去考察,就没有发言权。“深加工是一个技术活,发展深加工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郑金龙表示,上海援喀的十年,也是闽龙拓展喀什业务的十年,如今,多年培养的不少本土人才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郑金龙眼中,浦东的创业者既能吃苦耐劳,身具韧性,同时又极具活力。这种活力体现在思维的开放性上,不同领域的创业者通过创业营、创业论坛分享创业路上的经验,他们愿意敞开怀抱,彼此分享心得体会;更愿意在资源层面,互帮互助,这正是一种格局的开放性。

 创业者金句  /

浦东的创业者既能吃苦耐力,身具韧性,同时又极具活力。这种活力体现在思维的开放性上,不同领域的创业者通过创业营、创业论坛分享创业路上的经验,他们愿意敞开怀抱,彼此分享心得体会;更愿意在资源层面,互帮互助,这正是一种格局的开放性。

——郑金龙


 行业变革者,需要掌握“六力” 

作为80年代头上的企业家,唐红斌笑称自己的“创龄”比这次寻访活动的很多85后企业家都晚。可是,上海鸭嘴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鸭嘴兽”)在CEO唐红斌的带领下,从2017年起步,目前已拿到了五轮融资。

科技正在加速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鸭嘴兽通过数字化能力与服务网络,集成物流领域技术,提升物流效率和运力,将物流、物流大数据、物流金融、物流新消费四大板块业务进行了全方位的无缝融合,打造了一条集卡公路运输物流生态圈。

早年,唐红斌一直从事跨境物流,他深知货代物流领域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普遍运力规模不足,管理方式传统。“面对全国公路运输6万亿元的市场,却没有营业额超过50亿元的头部企业。”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专业背景,让他意识到通过科技赋能,有望实现物流行业的运能升级,改善整个行业生态。

唐红斌认为,属于一代人的共性标签,也包括创业初衷。比起上一代的创业者,他们创业的目的可能是改善生活,实现财务自由;而这一代的创业者,可能更多靠的是梦想驱动,初衷为做成这件事,以实现个人价值。

时代巨变,行业迭代加速,对当代的年轻创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唐红斌说道: “成功,取决于创业者对行业的认知力,对趋势的洞察力,自身的领导力,以及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创业势必经历九死一生,挺过‘九死’,才能实现‘一生’。很多人都很优秀,但不是每个优秀的人都能适应行业巨变,找到坐标。当领跑者身处无人区,没有参照系时,突围秘诀就是自我学习能力和持续的成长力。” 唐红斌说道。

身处张江这个产业聚集高地,为鸭嘴兽插上了加速成长的翅膀。同行者,也决定了整个创业环境的水准。参加这次寻访活动终选会时,唐红斌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位企业家的演讲PPT都相当让人惊艳。这背后体现了这些青年企业家缜密的逻辑思维和顶层设计,以及对行业的洞察力,高手之间彼此价值认同。看到别人的优势,也能横向反思自己的不足。

看当今世界经济,互联网、新科技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引领潮流,“实业”作为国之根基,坚守的路依然很长。只有奋力补上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的短板,才能擦亮中国制造的一张张高质量名片。

创业者金句  /

成功,取决于创业者对行业的认知力,对趋势的洞察力,自身的领导力,以及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创业势必经历九死一生,挺过‘九死’,才能实现‘一生’。很多人都很优秀,但不是每个优秀的人都能适应行业巨变,找到坐标。当领跑者身处无人区,没有参照系时,突围秘诀就是自我学习能力和持续的成长力。

——唐红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