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员勇“破圈”图书编辑当“主播”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在今年上海书展上,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常人》和《性本恶》等外国文学名著都卖成了爆款,这与世纪出版集团图书网络直播的推动有很大关系。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译文社80后党员编辑徐珏对自己的直播能力更有信心了。在她看来,共产党员就是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哪怕是当图书的网络主播。
党员身先士卒图书编辑勇于“破圈”
今年上海书展,世纪出版集团首次推出了大量的图书直播销售,一批优秀的图书主播脱颖而出。他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是案头工作,名字也只是在图书版权页上出现一下,毫不引人注意。但是真的面对镜头,却个个温文尔雅,极有专业性,也很有口才。上海译文出版社80后青年编辑徐珏就是其中之一。
在直播中,徐珏重点推介了她担任责任编辑的爱尔兰作家莎莉·鲁尼的新作《正常人》。因为是译文社今年重磅图书,所以读者对这场直播也很关注。在整场直播中,徐珏其实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花费太多口舌去介绍一本书的梗概,而是抓住了莎莉·鲁尼作为一个90后作家的写作状态,将《正常人》的价值和来龙去脉说得十分到位。因为徐珏富有技巧的推介,在书展中这本书买得非常好。读者对徐珏当主播的评价是“对图书亮点总能够提炼得比较准确”。
而徐珏之所以能够成为上海出版界的一位优秀主播,与她在担任图书编辑之前担任过营销编辑有一定的关系。近年徐珏从译文社营销部调到文学编辑部工作。在策划“云首发”的过程中,徐珏又敏锐地注意到《正常人》的同名英剧正在热播,豆瓣的评分高达8.8分。作者90后青春作家的标签,加上热剧流量的支撑,徐珏对《正常人》的营销其实是胸有成竹的。8月8日的“云首发”确实相当成功,新书通过网络一下子就获得了关注。
徐珏说,她有很多身份,有一个身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身先士卒。既然图书的网络直播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一个图书编辑也应该有“破圈”的勇气,走出书斋,走进直播间,这是一个党员的本分。
不断提升自我心系读者才能扩大流量
徐珏当主播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参与了很多场图书直播活动,论资历,她已经是出版社里的老主播了。徐珏说,当图书主播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觉得当了主播,在圈子有了一点知名度,甚至还有了一些粉丝,就飘飘然了。“我感觉做网络直播就像当一个书店里的图书导购员。读者到了店里,你应该怎样向他们介绍书店里的好书和新书?”
为了当好主播,徐珏也曾对李佳琦、薇娅等一些顶流主播有过很深入的研究。但她觉得图书和那些快消品在推介上终归有所不同。图书是文化产品,需要理性去看待。她也不希望读者对一本书产生冲动消费。徐珏认为,作为一个青年党员,在图书主播的位子上,必须要对读者负责,所推介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一看的优秀图书,同时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推介,让他们看直播的同时有一种获得感。
在徐珏看来,党员在读者心中是有一个大概的形象的,如果夸夸其谈,或者以一种极富煽动性和诱惑性的方式来推介图书,就会让人产生“党员当主播也不过如此”的想法,这对党员的形象也是一种损害。所以徐珏尤其注重专业性。就在不久前,她进行了一场新书直播,邀请到了著名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张怡薇来担任嘉宾,两个女孩子对于新书极具感性和细腻的解读吸引了大量读者。这场在“有赞”上进行的直播是收费的,这在图书直播中并不多见,不过直播依然获得了不少读者追捧。
徐珏说,现在图书直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编辑都是当了多年的幕后工作者,有的或许在业内很有知名度,但是读者对他们并不熟悉,这样就造成很多图书直播缺少人气。“编辑也应该想办法自带流量,这除了编辑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需要网站方面多想想办法,进行包装和推广,推出真正的金牌图书主播。”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