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入校门“先遇见校史遇见你”,交大这堂特别的“四史”教育课云端开启
2020-08-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张燕迪 徐骞 江倩倩

从收到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2020级新生的名字已经和学校紧密相连。创办于1896年的交通大学,栉风沐雨、弦歌不辍,校名中的“交通”二字是为何意?交大人如何创造了诸多“第一”的奇迹?全国五所“交大”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即将入学之际,“遇见校史 遇见你——我与交大校史博物馆的初见”线上活动提前为全体新同学打开时光里的秘密。

 定制版“云游”路线讲活交大故事 

昨天,随着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华山路古色古香的校门缓缓“打开”,学长学姐与来自五湖四海的2020级新生们“云端”相约,携手走进交大、走进校史博物馆,一幅交大风云跌宕的办学历程和为国为民的伟大成就绘就的恢宏历史画卷,缓缓铺陈开来。

从南洋公学的“出身证”,到交通大学校名的由来;从1930年代“东方MIT”美誉,到抗战时期重庆九龙坡坚持办学;从谱写西迁精神,到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从红色英烈到新中国的脊梁……云游活动通过大量前期调研、数据分析,把握新生们对校史的认知需求和特点,打破传统参观讲解路线,从校史博物馆的丰富馆藏中精心挑选了十组极具代表性的展品、故事及人物,向新生及家长们讲述学校因图强而生、因人才而兴、因改革而盛的发展史和奋斗史。

每个故事,每件文物,都能满满感受到“一眼百年”中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感受到交通大学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精神底色。

 推送行走的“四史”教育课堂 

云游活动还从校史视角切入“四史”教育,引导新生行走于校史博物馆内以及徐汇校园的优秀历史文物建筑之间,多维度、立体化展现交大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身临其境、以史传情,通过行走的课堂,激发新生知史爱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今年,恰逢徐汇校园内史穆烈士墓建成70周年,当志愿者讲解员同学站在烈士墓前讲述两位交大英烈在黎明前战斗的革命事迹,说出那句“我愿化作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彼方”的血泪誓言时,无不令人动容。沧海桑田,跨越时空,滋养着的是一代又一代交大学子。

这堂“四史”课在上海交大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播放,截至播出结束,累计观看3万余人次。“而今,我也成为了交大人的一员,赓续传承的是大师巨擘们的精神内核。作为新生,我愿与同学们共勉共进!”工科试验班新生余舒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张燕迪 徐骞 江倩倩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