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粮票,见证新中国的变迁
2020-09-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说起粮票,对90后、00后来说都很陌生,甚至很多80后也不熟悉。但这种小小的票证,却见证了新中国从物质匮乏到物质充裕的时代变迁。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经信系统“四史”主题拆书活动中,票证研究达人冯志军通过讲述粮票的历史,号召广大青年人勤俭节约。

“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味蕾越来越挑剔,不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甚至不满足于‘大鱼大肉’式的饮食,蔬菜要吃有机的,粮食要吃当年产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实行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在这种背景下,与粮食计划供应相配套的粮票制度应运而生。”冯志军解析分享的是新中国史书籍《票证里的中国》,而在各种票证里,被称为“第二货币”的粮票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当之无愧的“万票之王”。

在鲁西南农村出生、长大的冯志军是一名80后,但粮票对他而言也一直很陌生,“因为粮票主要在城市使用。”冯志军之所以对粮票深入研究,源于硕士论文写的是粮食统购统销方面的主题。“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发行。粮票,这种购粮凭证,作为一种购粮的资格,成为影响当时百姓生活的‘命根子’。”冯志军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城市,一些粮票的面额甚至精确到以“钱”为单位,比如,一钱粮票、五钱芝麻票等等,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无法想象。

改革开放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1993年,已无用武之地的小小票证退出历史舞台。“从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到1993年终止流通,‘票证时代’长达近40年之久。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极为少见。”冯志军说,据统计,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数百种之多,各式各样的票证,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作为一种载体,粮票见证了我国从物资匮乏到物产丰富的全过程,也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如今,票证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博物馆里的藏品。冯志军认为,票证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创业史,粮票收藏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经济价值,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的历史价值。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虽然没有经历过使用粮票的年代,但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斤斤两两”的历史生活点滴。“在经济不断腾飞、物质生活更加充盈的现在,吃饭早已从生活必需转换成时尚消费,但仍有必要唤醒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顾粮票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历史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