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这群上大学生在临夏做起了普通话“推广大使”
2020-09-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想要脱贫,但不会说普通话,没法交流,成为了一道“天堑”。今年暑期,来自上海大学的一群大学生,组成了“推普脱贫”的上海大学“话知音”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践团,当起了当地的普通话推广“大使”。

 “进村入户”做普查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区三州”之一,该州所辖的8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甘肃省脱贫任务最重、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

语言交流能力是第一大阻碍。在对当地青壮年劳动力的语言使用状况做了一番“入户调查”后,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临夏县是目前全国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当地少数民族较多,虽然主要还是以汉语言为主,但由于经济较落后,教育环境和就业方面因素的多重影响,大家几乎不说普通话。

“学校里可能好一点,但路上我们碰到的村民,都说因为平时不出去,也没什么外来人交流,用不上普通话,所以也都不太会说。没法与外界交流,又谈什么脱贫呢?”成员们于是在临夏教育局语委的支持下,开展起了推普脱贫活动。

在临夏县莲花镇莲花村的走访调查时,成员们发现,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在疫情改善后复工复产,外出务工。8月正值当地花椒成熟,村民大都忙碌在田间地头。推普脱贫从何入手?

在村委院子遇到的小学生启发了他们。起初孩子们还觉得有点怕生,玩了一阵之后,小朋友们自动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学习起了普通话,一起背诵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起合唱歌曲《歌唱祖国》,一齐大声念出口号:“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

这也让成员们转变起了思路,寻找新的普通话教学对象——当地的小学生、初中生。“希望让孩子们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作用,并通过孩子们反向影响家里的亲朋好友,拓宽此次推普脱贫活动的影响面和影响群体。”实践团队长焦安兴表示。

 学校入手先“推普” 

通过临夏县教育局语委办,实践团联系到了莲花镇莲城村莲花初级中学的张校长,并在学校内开展起了推普脱贫活动。

课前的交流询问,简单的自我介绍小测试,让大家了解到,当地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几乎都不讲普通话,而是讲当地的方言——临夏话。学生们从小成长的环境、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有限等因素让他们其缺乏讲好普通话的机会、动机。

在实践教学中,上大同学们就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三次课程:“走近普通话”“普通话朗读朗诵”和“普通话趣味游戏”。

第一课给学生们普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密切联系等,让孩子们认识到讲好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埋下一颗说普通话的种子。“很多孩子想当老师,我们就给他们介绍说,教师这样的职业都需要考取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等。”

第二课则是挑选课本中一些篇目,比如《白杨礼赞》《风筝》《济南的冬天》等,标注出关键字词的读音,让学生在朗读朗诵中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训练普通话口语能力。

第三课的内容更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设计了成语接龙、绕口令等游戏,不是干巴巴的发音朗读练习,而是更有趣味了,同学们都玩得不亦乐乎,在娱乐中纠正发音,效果更加好。

最后的普通话教学实践成果检验,真的有了成效。有的当地学生发前后鼻音不分,声母“b”“p”“n”“l”等发不准确,经过教学后都改了过来,普通话发音明显标准了。

“我们和张校长交流得知,莲花中学一共三个初中年级,一共六个班,一共140多名学生,不少是贫困家庭学生。因为缺乏师资,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多由其他学科老师担任,受到外界资助也较少,整个学校的硬件基础都挺简陋的,张校长也在为改善学校条件而努力寻找资源。”作为上大研支团成员,焦安兴刚刚在甘肃定西支教一年结束,对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也深有感触:“我们希望将莲城村作为我们小组的实践基地,将推普脱贫活动继续下去,也为学校找到一些外部资源的帮助,为当地脱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