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跑出“嘉”速度
2020-09-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9月8日)举行第九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了嘉定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区发改委主任朱健民,区经委主任蔡宁,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朱维强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嘉定是远近闻名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科学卫星城和国际汽车城。近年来,嘉定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努力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全区增加值达到2608.1亿元,较2010年增长近1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77元,较2010年增长1.4倍。

 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持续增强 

据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嘉定坚持转型升级,对标上海“四大功能”战略地位,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重要阵地、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长三角重要节点三大核心功能。“一是强化特色优势。汽车是嘉定的支柱产业,在汽车产业带动下逐步成为上海的产业重镇和制造业大区,经济实力名列全市前茅。当前,嘉定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总产值(收入)超过1.2万亿元。

二是强化新动能培育。大力发展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在线新经济,已形成良好基础和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有'。有一大批优质企业集群集聚,特别是吸引了大众MEB、司南卫星导航、联影、网宿科技等近100家头部企业落户。有一批特色园区有力承载,形成了‘3+16'特色园区发展格局。有一系列政策实打实支持。去年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传感器领域推出支持举措,今年将出台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扶持政策,力争到2025年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的产业规模均突破1000亿元,在线新经济规模实现倍增。

三是强化科技引领。以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要素集散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技术策源地方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400家、228家;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72%,高于全市4.16%和全国2.19%。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加强与大学、大院、大所的合作联动,打造校地合作、院地合作2个千亿级科技园。创新要素集散地方面,在更大范围强化创新协同。联合苏州、温州共同举办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协同无锡市、杭州市、合肥市,全力打造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

四是强化政务服务。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方式,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线上服务方面,依托企业专属网页、信用平台强化精准服务,推出全市首个区级产业项目全流程服务‘可视化'平台,有效缩短产业项目从准入到竣工的全流程周期。线下服务方面,高度集成31个职能部门6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建立‘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政务服务机制,让企业群众‘进一个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

五是强化保增长举措。着重抓好‘三个促':一是促投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其中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2%、9.2%和2.8倍。二是促消费。嘉定不仅是制造业强区,也是商业大区。发挥特色优势,全力打好拉动消费‘组合拳'。比如在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费补贴和国六汽车置换补贴、组织4S品牌零售店促销和新车首发等基础上,上汽大众重磅推出‘818金秋购车节'活动,针对在嘉定区注册的企业及其职工,推出最高直抵1.5万元的专项定额购车优惠。三是促招商。今年已举办多场大型招商活动,2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800亿元。1-7月全区新增注册企业12911户,同比增长23.0%,其中7月当月同比增长31.4%。”

 群众的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嘉定积极顺应市民的期待和向往,着力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说,一是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新老城联动发展。新城重在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经过十多年开发建设,建成瑞金医院北院、交大附中嘉定分校、保利大剧院、上海市民体育公园等一大批高品质设施,建成远香湖、紫气东来、环城林带、石岗门塘“四大景观”,勾勒出“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满城”的生态美景,新城核心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40%,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称号。老城重在城市更新、焕发活力。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改造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弘扬,嘉定环城河步道于2018年实现内外圈贯通,这是上海地区唯一保存完好且依旧具备实用功能的古代护城河道。

二是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来谋划。坚持因地制宜。产业强的突出产业兴旺、环境美的突出生态宜居、管理好的突出治理有效,真正让每个村各美其美、百花齐放。

三是全力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

四是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资源优质共享、便捷可及、智慧配置。打造品质教育高地。

五是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强化“一网统管”实战应用,开发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立交防汛等智能应用场景,有力促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全力争创全国平安建设“长安杯”,不断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区社会面持续稳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