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教师节,来看看这些上海“四有”好老师的风采!
2020-09-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明天是第36个教师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们不仅传授书本知识,更肩负起时代重任,悉心育人,树德立人。在上海,一代又一代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在近期举行的2020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中,10名教师入围“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名单,让我们走进三位“四有”好教师,感受他们孜孜不倦、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德师风。

 胡玉娟  甘做铺路石让更多孩子成为工匠 

“@XXX 称150克发面、100克水油面。”“@XXX 拌馅!”新学期开学以来,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们每天都能在微信群里收到这样细致入微的课前准备提示,而不厌其烦提醒他们的是烹饪专业高级技师胡玉娟——一位由物理教师“跨界”转行而来的上海工匠!

 疫情期间家中餐厅变成实训课堂 

“烹饪专业和其他一些专业不太一样,很多准备工作必须要提前做,要不然一堂40分钟的实训课光准备配料都来不及。”采访当天,胡玉娟老师正给学生们上新课做条头糕。

条头糕是上海人熟悉和喜爱的糕点,一般以豆沙做馅儿,胡玉娟带领学生们做的是创新版的——馅心是紫薯的!而为了这堂实训课,她提前一天就准备好了紫薯,并在上课前把紫薯蒸好,“紫薯差不多要蒸半个小时,如果上课时再蒸,肯定来不及。”

新课上完剩下了一点面团,胡玉娟又让学生开始揉面练基本功,“因为疫情原因,上学期学生们都没来学校上课,所以这学期一回来要对他们的基本功进行强化。”

与其他专业一样,今年3月2日起烹饪专业也开始进行在线教学,而对于胡玉娟来说,在线上专业课面临很多困难。“中式面点的专业课是练技能的,最好是和学生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为了让在线课程的效果更好,胡玉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她在自己家里做各种面点,让儿子帮忙拍成视频,把制作过程中的每个动作详细拍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即便在家里也可以边看边练习,做好了之后拍照发给胡玉娟,她再进行点评。

“我们的学生中,外地学生比较多,而且今年有些学生是要参加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但是当时不能来学校上课,所以他们心里都比较着急。”于是,疫情期间,胡玉娟把家里的餐厅变成了实训课堂,常常面团不离手,一共拍摄了二三十个视频给学生讲解,引导、陪伴学生在疫情中成长。其中,制作《城市的温度》南瓜团时,甚至采取了直播的方式,关键的步骤她一边做一边讲,学生们边看边跟着做。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8月份参加中式面点师技能考试的学生,都顺利考出证书了。”胡玉娟欣慰地说。

 传授职业技能更传承培育工匠精神 

如今的胡玉娟是烹饪专业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上海工匠、杨浦区学科名师,但让人惊讶的是,她最初其实是一名物理教师。

“大学毕业后,我是在中学里教物理的。”胡玉娟说,教了两年后学校转制不再设初中,她也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调到其他学校继续教物理,要么留在学校转岗为烹饪专业教师!纠结了几天几夜后,她决定“改行”试试看。

从教物理变为教中式面点,这样的“跨界”让人很惊讶,而重重困难也摆在胡玉娟面前。面点食品的制作是手艺活,但当时胡玉娟并没有“技术储备”,在家里排行最小的她甚至很少做家务。“没办法,只能从揉面这样的基本功开始练。”

为了打好基础、不在学生面前“坍台”,胡玉娟的业余生活都用在了练功上,勤问、勤练、勤琢磨,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从初级工一路考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用整整十四年的执着与坚守完成了转岗的蜕变。

转岗成功后的胡玉娟,擅长采用新工艺、新原料、新设备研发面点新作品,她自创五步教学法(理论知识讲解、教师实操演示、学生观摩感悟、学生动手操练、教师点评总结)让学生们在枯燥乏味的和、揉、擀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同时,胡玉娟还非常善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2011年6月,她带领学生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她和团队改良并指导学生参赛的作品天鹅酥参加了“中式面点”项目比赛,虽然学生发挥不错,但却与金牌失之交臂。2012年,她带领团队再次参赛,并在精益求精上下足了功夫,终于成功登顶国赛舞台,为学校摘得了第一枚金牌。此后,每届比赛胡玉娟的团队都有所斩获,2016年甚至实现了5名学生参赛捧回5金的“大满贯”。而在上海市星光大赛的中式面点项目上,她的团队更是连续六届拿到团体第一,是该项目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胡玉娟认为,中式面点里渗透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饮食的文化瑰宝,而在她的教学路上,不仅传授职业技能,还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2015年,在市教委的指导下,胡玉娟成为中式面点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主持人,培训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年轻教师,2019年工作室又启动了新一轮培训,为打造上海职教师资人才高地,进一步提升上海职业教育水平提供人才储备。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是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胡玉娟29年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练就学生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团队通力合作,学生扎实努力,能一辈子从事这门课程教学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陈前  老师的本分就是教书育人 

教师节前夕,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向全体教师、高校专家推出首批强基创优项目,并宣布启动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纳米材料实验室的共建项目,以发布创新项目的方式迎接第36个教师节。而对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前来说,这些都是激活学校创新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教育人的使命是守护讲台、为国育才 

“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最初名为内江中学,后改名为延吉第二初级中学,去年8月随着新校舍的启用,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去年7月结束三年援藏工作返沪后,原本可以休养三个月的陈前,只休整了20多天就来到这所新更名的学校,开始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谋篇布局。

陈前认为,当今教育人的使命是“守护讲台,为国育才”——强化思政教育,捍卫思想阵地安全;推进学生的创新教育,确保拔尖人才源头安全;五育并举关心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呵护未来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为此,经过深入调研,他和团队为学校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原来的办学理念是‘上善若水’,经过调研后,我们现在又增加了一句‘创设美好’,让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具有时代气息。”陈前介绍说,在办学理念拓展的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也进行了优化,把学校教育的发展定位为“美好教育”,“我们的德育课程叫‘创美青春’,课堂叫‘创美课堂’,学生社会实践叫‘创美社区’,家庭教育叫‘创美书香’。四个‘创美’形成了一个学校、家庭、社区多方协同的教育体系。”

陈前和团队围绕四个“优化”提出了学校强基创新项目的理念,即优化德育、优化课堂、优化课程、优化师资。学校首批发布的“创美青春数字彩图”“强基固本单元教学”“创美课堂教研实践”“因材施教差异教学”“雁飞思创筑梦行动”“七彩水文化课程群”“青年教师菁溪书社”七大强基创优项目,每个项目都由一位教师代表来诠释项目的内涵与目标,由项目团队成员代表接受任务,让全校教职工基本都参与进来,激活了学校的创新发展活力。

作为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集团的一员,上理实验力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增强校际合作。“学校更名一年来,已经与上海理工大学取得了密切联系,启动了系列合作项目。比如,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们学校开设青年马克思主义思想工程教育基地,为中学生开设了一个重点品牌项目‘学四史励志故事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或研究生、博士生,会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的孩子开展四史教育。”

陈前透露,学校还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启动了“少年社科苑”和“少年思创苑”两个创新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五育并举,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四个自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老师就是要让家长心中的石头落地 

作为一名教师,陈前的职业座右铭是“讲台报国”,也正因此,他一直践行着“哪里需要去哪里”的精神。1998年,儿子出生的时候,他远赴新疆支教,一去就是三年;2016年,儿子高考时,他又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三年的援藏征程。“我出生的时候,你在援疆的棉花地里;我高考的时候,你在援藏的青稞田里!父亲,保重!”援藏出发的前一天,看到即将读高三的儿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这句话,陈前感慨万千。

“我们的教师资格证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我们可以到祖国需要的任何地方去教学生。”正因为这样的情怀,无论在哪里,陈前都努力做一名让家长心中石头落地的老师。援藏期间,学校一名学生达瓦顿珠辍学了,他多次家访、谈心,最终学生返校了。达瓦顿珠80多岁的奶奶高兴地对他说:“顿珠上学了,我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在西藏的1000多个日夜里,陈前关心着2000多位住校生的生活和作息,几乎天天从早上7点多看早自习,一直到晚上10点多学生就寝。日喀则的早上7点相当于上海的早上5点,特别是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4月之间,早上寒风凛冽,又是缺氧环境,但他都带头坚持了下来。

援藏回来后,在上理实验的这一年中,陈前依然在第一线帮助困难学生,甚至利用双休日带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读书活动、一起开展亲子活动,和班主任一起去家访困难学生。

“我们中华民族的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那就是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陈前说,老师的本分就是教书育人,而他也将继续坚持“使命如初书写报国志向,上善若水创生美好教育”的信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下去。

 刘芸  一切精益求精都是为了学生 

新学期开学后,闵行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的刘芸就一直忙碌着,作为课程部主任,她不但要分管校区的语文学科工作,还承担着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不过,虽然忙碌,刘芸却觉得很踏实。而说起今年以来最难忘的经历,她坦言绝对是参与录制“空中课堂”的过程。

 “身经百战”骨干教师逐字逐句磨课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生活与教学,也按下了教育工作的战“疫”启动键。2月5日,身为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刘芸接到了录制“空中课堂”的任务。“刚开始我以为是为学校或区里录制在线课程,后来才知道是为全市所有二年级的学生录课,一下子有点懵。”

惊讶过后,刘芸迅速调整心态,2月6日就开始进行封闭式备课。刘芸承担的是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15节课的录制任务,虽然以往上过无数次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但对于录制课程她却没有任何经验,而且在闵行区遴选出的4名录课教师中,她是第一个要拍摄的,也没有临时经验可以借鉴。如何体现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二年级是低年段的孩子,而且录制的课程无法与孩子们互动,如何才能牢牢吸引他们?备课过程中,刘芸反复思考,想了不少办法,比如:问题不能太啰嗦,中间适当穿插一点学生的音频,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在课堂上上课的氛围。

“同学们,上课了!”2月12日,“全副武装”的刘芸在录制地——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开始了第一堂课的录制。尽管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把讲稿背得很熟练,但是现场的各种状况还是有点出乎她的意料。“站位要怎么站,眼神是不是到位,这些在平时上课时不太会考虑的东西,录课时都要时时想着,感觉非常难。”

刘芸讲的第一单元有阅读课、写字课、快乐读书吧等,是课型最全的一个单元。第一天反复打磨录完课后,她本来稍微松了口气,但第二次录好课回家的路上听到第一天课程的反馈意见后,她再次不淡定了:“当时就听到专家在电话里说,几分几秒眼神有点飘,几分几秒站位有点偏,写字课板书有点偏下了……说实话,那一刻内心是有点崩溃的。”

然而,一想到录制的课程是面向全市学生,承担着让所有家长放心的重任,刘芸立即收拾好心情,重新回去补拍。“不光是我,所有人都非常认真,有个导播老师刚到家,接到电话后立即就赶回来,录课时大家的一切精益求精都是为了学生。”

 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梦想的教育工作者 

3月2日9点,“空中课堂”顺利开播,刘芸执教的课程呈现在了全市二年级学生和家长面前。而她忙着给一年级学生上课,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等上完课才发现手机被打爆了。

“之前录课时我没跟父母说具体录什么课,他们看到后对我说:‘原来你忙了那么久录的是这个课啊’!”刘芸笑着说,课程播出后,甚至有两个十几年没联系的同学也给她打来电话:“我们家孩子读二年级,‘空中课堂’讲二年级语文的老师是你吗?”

那一天,刘芸的手机从早上到晚上一直信息、电话不断,很多家长给她发来截图,为她点赞,“第一节课教的是古诗,不少家长都说,课上完了孩子也把诗背下来了。”除了家长,刘芸的语文课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成为不少学校语文教师学习研修的资源,“当时就觉得之前录课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

这个学期,刘芸所在的学校又有年轻教师去参与新一期“空中课堂”的录制,而她也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她们。比如,录课时尽量保持发型、妆容、服装一致,方便补录镜头;在家录音频时,先用手机录,再插进APP,然后通过内录方式录进电脑里,就可以降噪……

刘芸毕业于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受时任校长于漪老师育人思想的熏陶,一直憧憬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怀、有梦想的教育工作者。二十年来,她一直耕耘在小学语文教育苗圃里,坚持学科育人,将思想情操、知识传授和提高学生素养融入每一次教学的日常。为了上好一节语文课,她常常备课到深夜,将教案精修细改,“别人用两三个小时备好一节研讨课,我可能需要五六个小时。”

而除了坚持走在语文课堂上,承担“教文育人”的任务外,刘芸还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以创新的思维,营造语文组互动、协作的教研氛围,带教青年教师,“‘四有’好教师的荣誉,既是对我的激励,也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