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英雄谱|冒险直击武汉百天抗疫,90后的他“打响”抗疫现场报道第一枪
2020-09-11 青年

 【编者按】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上海贡献,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优质上海答卷,他们共同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他们中,有来自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有来自基层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成为道口检测员、热血“蒙面侠”和国境“守门员”;有来自上海各大社区的基层工作者,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还有来自公安战线的民警,他们在入沪道口查控、在机场严防境外输入,守护着身后一城人……

抗击疫情,我们众志成城。正如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致敬英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澎湃新闻90后记者魏凡是武汉人,疫情爆发后,原本已经离鄂返沪的他,吻别1岁的儿子,重新回到“战场”。从去年12月30日探访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今年4月武汉解封,他冒着生命危险用镜头直击武汉抗疫100天,打响了抗疫现场报道第一枪!

9月8日,人民大会堂,魏凡作为1500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之一接受了表彰。他说,自己是代表澎湃新闻21位武汉一线抗疫报道同事接受的这份荣誉。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得去看看” 

魏凡的疫情报道是从2019年倒数第二天晚上开始的。

12月30日晚上9点多,正在武汉江滩准备跨年灯光秀素材的魏凡突然看到一个消息在各个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

“起初是难以相信,打了好几个电话核实,我才隐约开始相信——这场疫情大概是真的。”魏凡说。

短时间里,无法通过电话核实消息真伪,也不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他决定当晚就去网传的收治医院去看看。出发前,领导跟他说“我对不起你老婆”,因为魏凡的宝宝刚满1岁。

“我想这是见证历史呀,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得去看看。”

2014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后,魏凡一直在当记者。当记者是他从小就希望从事的职业。媒体融合后,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频记者,相当于一个摄制组,既要当记者,还要当摄像,采访必须“在现场”。

那天半夜里,魏凡在药店里买了一个最贵的口罩——一个黑色的海绵口罩。事后他才发现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口罩除了防尘,啥都防不了。

到达武汉市中心医院已经是晚上11点多,医院门诊里的人并不多,从外部看,似乎什么都没发生。首批收治的病人在哪儿?他从现场医护人员,一直问到值班保安,终于确定,这些病人被隔离在外科急症病房里。

只推开隔离病房的一丝缝隙,门内的人很快就将门抵住了。

“透过这道打开不到10厘米的缝隙,我看到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以及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心里百味杂陈,看来这个不明原因肺炎真的发生了,危险程度未知。”

从医院出来已是后半夜,跟领导报备后,他又直接去了华南海鲜市场——在网传消息中,大部分病人来自这里。接近年关,哪怕是深夜,海鲜市场里的店铺不少仍亮着灯彻夜下货,问及不明原因肺炎,他们说听过,但不是太清楚。“他们的淡定,让我一瞬间有种错觉——这个病毒似乎还好。”

探访完两个最核心的现场,魏凡有点不敢回家,一直在外徘徊到凌晨4点多。回家后,第一时间脱下了所有外衣,洗了半个小时澡后,才敢在沙发上睡下。

次日醒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已是铺天盖地。魏凡再次去了华南海鲜市场,商贩还在做生意,不少人已经戴起了口罩。金银潭医院里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车辆络绎不绝。

当天下午,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第一份通报:首批确诊27名不明原因患者,大多来自华南海鲜市场。

魏凡的《武汉现不明原因肺炎,澎湃探访收治医院》打响了抗疫现场报道第一枪。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医院“红区” 

1月21日,钟南山院士正式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公开发出预警。那天,也是魏凡跟家人商量好返回妻子老家荆州过年的日子。

单位通知他继续对疫情报道时,他已经在高速上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有私心的——先把家人送离武汉。”这一趟,是魏凡回老家耗时最长的一次,几乎每到一个服务区都要停车采访,一边电话联系,一边继续赶路。

当天晚上,武汉市委市政府写了一封给市民朋友的信:“自我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来,一场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已经打响。”

第二天,官方宣布武汉于1月23日10点开始封城。

也是在这一天,魏凡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荆州胸科医院的“红区”,也是第一次感到这场疫情的可怕。隔离区被拉起长长的警戒线,每个人都穿上了防护服,戴三层手套、三双鞋套,每一个袖口都绑上了胶带。

“我拍医护人员穿防护装备的镜头时,他们都十分抗拒,反复强调‘不能露脸’,因为很多人都没告诉家人自己进了这种危险区。直到戴上口罩,确认自己不会被认出,才敢跟我介绍这边的情况。”

在重症隔离区,魏凡进了一个住着4个患者的病区,一人一间病房。跟一名34岁的患者面对面交流时,他每说一句话都喘几口气,断断续续,有气无力。

医护人员片刻不停地在忙,换药、打针、测体温、拿喷瓶消毒,魏凡只能趁她们换手的时候搭上两句话。

就在这一天,武汉的同事进了中南医院隔离区采访,出来后,他们互相打气:希望能过个好年。

事实上,过年的这几天,对魏凡来说最为艰难,儿子生病发烧了,他又要兼顾采访,又要照顾孩子,经常整夜整夜不能睡觉。当时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去过医院隔离区,携带病毒回家后传染给了孩子,但自己没有症状,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所幸不是。

武汉的疫情发展迅速,看着同行从前方发来的一篇篇报道,魏凡心急如焚。直到大年初四,儿子体温恢复正常,他再也待不住了,把老婆和孩子留在娘家,自己从镇里开了一张复工证明前往武汉。

 再次走进武汉肺科医院的ICU 

到达武汉的下午,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中南医院发热门诊的一位护士,她此前工作中感染了新冠肺炎,康复后回到岗位,继续工作。魏凡问她,为什么还要回来,是使命吗?她说,没想那么多,就是回来上班。

之后,魏凡陆陆续续采访了各个志愿者团体:爱心餐馆、口罩小分队、爱心车队……“当在高速路口看见一辆辆从外地运来物资的车辆,志愿者自发来到这里交接,又送往各个需要的地方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坚信我们必然能战胜这场疫情。”

又过了1个月,魏凡再次来到武汉肺科医院的ICU。这里住的都是急危重的重症患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空气里都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压力。在各类医疗仪器的运行声中,他们时刻保持警觉,一听到警报声,就立马冲上前。

有一张ICU病床上躺着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这个医生感染了新冠肺炎。照顾他的医护,正是他多年的老同事,从武汉市中心医院专门过来增援。“当他同事说到‘这个患者是我同事,蛮扎心的’时,透过他的护目镜,我看见他在流泪。”

第一次去采访方舱是2月5日,就在前一晚,政府宣布要建10余个方舱医院,用于收治轻症患者。这是魏凡第一次听到方舱这个概念。到达黄陂区方舱医院,已是下午两点,体育馆里的改造已完成大半。

现场一批施工工人刚从火神山的工地下来,本打算隔离后休息,但听到缺人手,他们又主动揽下了改造方舱的任务。要在一天时间里完成改造,谈何容易,许多工人眼里布满血丝。

没想到当天夜里10点多,现场工作人员发来照片:体育馆内,数百个床位摆放有序,都铺上了新的被褥。第二天,这个方舱医院就开始接收附近的轻症患者。

就这样,作为英雄之城、决胜之地,沉寂了76天的武汉终于迎来了抗疫的胜利——从4月8日零点起,武汉解封。魏凡的妻子和儿子也回到了武汉,一家三口团聚了。

═ 对话 

副总理朝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记者:整个疫情报道期间,最让你感到振奋的是哪一刻?

魏凡:3月27日下午,我见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并在那一天的座谈会上发言,获得了全场的掌声。会议结束时,孙副总理还专门走到几位记者面前一一慰问,她朝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记者: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了,你又在忙些什么?

魏凡:我的报道又回归平常,继续做社会调查新闻。

记者:这次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有什么想说的?

魏凡:现在和未来,我会一直专注做深度调查新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