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上海再出文件呵护“最柔软群体”
2020-09-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到2022年,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园所在公民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50%……记者从9月16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在推进落实新一轮3-6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这是本市实施的第一轮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也是全国首个托育服务行动计划,将从制度层面夯实上海托育服务工作的发展基础。

 到2022年托幼一体园所占比不低于50% 

3岁以下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近年来,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托育服务工作“1+2”文件,构建形成了以“两个坚持”为基本特征的托育服务工作格局。随着“两孩”政策的全面施行,本市人口规模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市民群众对多元化的家庭育儿指导、普惠性托育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托育服务资源少、离家远、收费高确实是年轻父母的育儿痛点,《行动计划》也将增加普惠性托育供给作为四大任务之首来加以落实。”市教委主任王平介绍说,在幼儿园里开设托班是具有上海特色、广受家长欢迎的托育服务形式。接下来将连续三年继续落实“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市政府实事项目,通过三年时间,在全市至少新增150个托幼一体的托育点,为有需求的婴幼儿家庭服务。“同时还提出,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尚未开设托班的公办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到2022年,托幼一体园所在公民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50%。”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托幼一体化方向明确的新目标,到2022年,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为此,公办幼儿园将在满足常住人口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或腾出一定的学位资源用于开办托班。同时,还将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更多的民办幼儿园举办托班,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普惠性托额。

王平说,除了要满足家长普惠的需求,还要满足就近的需求。《行动计划》提出,要按照“一街镇一普惠”原则,到2020年底,实现中心城区每个街镇至少设立一个普惠性托育点,非中心城区按照人口结构和实际需求布点建设,到2022年,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的覆盖率不低于85%。“除了托幼一体托育点,我们还鼓励各区政府、街镇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府补贴措施,支持社区、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多元主体开设公益普惠的托育点,尽可能为家长在家门口、单位门口提供便捷的托育服务。”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全市每年至少建成5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在街镇设立儿童服务中心,在社区内普遍设立独立的儿童之家,打造环境安全、设施齐全、服务专业的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的多元托育服务。

 未来3年每个街镇建设1个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 

家庭是3岁以下婴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对于婴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本市将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空中课堂等方式,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育儿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创新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模式,教育、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建设集“教育、抚养、保健”于一体的家庭育儿指导服务资源,并免费向有需求的幼儿家庭开放。

二是为家庭科学育儿提供指导支持,未来3年,每个街镇都将建设1个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每年将为每个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新生儿家庭提供至少1次上门指导服务,为有需求的婴幼儿家庭提供每年不少于6次线下指导服务,同步实现线上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全覆盖。同时,各区将至少建设1个、全市将至少建设18个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推广和普及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理念、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为广大幼儿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全面落实产假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措施,为家庭养育创造条件;支持脱产居家养育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并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完善保障机制全力推动落实落地 

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健全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和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把托育服务纳入市、区两级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把托育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对区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范畴,关键指标纳入年度自评公报范围,切实抓好督促落实。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院校试点设立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培养育婴、保育、保健、托育管理等专业人才。每年为托育从业人员提供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安全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题的专业培训。支持发布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工资指导价,将托育从业人员依法纳入社保体系。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准入标准,所有从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坚决杜绝虐童等行为,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加大对开设托班的公办园生均经费、编制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把开展托育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明确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参加保育员、育婴员等项目培训合格的,可以按照紧缺培训补贴项目规定标准,给予一定的培训费补贴;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可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要求各托育机构加强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全过程管理,制定公共卫生、消防安全、急症救治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各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视频监控系统与辖区内各托育机构联接,各区、各街镇每月对辖区内的托育机构开展安全防控和卫生保健“双随机”检查。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协同配合,加强托育服务市场管理,帮助已经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机构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指导符合条件的现有托育机构申领《告知书》,坚决关停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提供托育服务基本条件的机构,织密织牢幼儿安全防护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