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汉:我爱上海,40年后重画《拓荒牛》向上海致敬
2020-09-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这几天著名画家刘汉将一幅国画巨制《拓荒牛》捐给浦东临港,以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作为徐悲鸿的弟子、连环画《红旗谱》的作者——刘汉说,做出这个决定,缘于自己与上海的情缘,因为这里是给他最初艺术滋养的地方。

在上海爱上了小人书

刘汉88岁高龄了,虽然已经离开上海几十年,但在上海的童年记忆依然历历在目。祖籍广东的刘汉出生在一个与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的大家族中。他的伯父刘思复为同盟会华南支部支部长,父亲刘石心创办了早期进步刊物《劳动者》,并参与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和印刷。

也正是因为父亲进行革命工作的需要,生在南京的刘汉小时候就随家人迁居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国中学。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总是云集了很多进步人士,其中就包括徐悲鸿和高剑父这样的画坛名家。

徐悲鸿是刘汉绘画上的启蒙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刘汉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他还记得徐悲鸿把他抱起来,夸他画的小马有意思。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他那个时候并未想过将来要以绘画为业。

刘汉告诉记者,虽然在上海生活的时间不是特别长,但上海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他当年的家和学校都在租界里,亲眼目睹过外滩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深感国家危难的深重。再加上他成长的家庭本身就有革命基因,所以后来回到广东,刘汉就加入了两广纵队,参加了创立新中国的战斗。

上海对于刘汉的另一个影响体现在艺术上。幼年时刘汉喜欢在放学后到书摊上翻看连环画,爱上连环画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越来越入迷,后来索性自己画了起来。刘汉在家里自己关上门悄悄画连环画,然后匿名投给出版社。后来他看到出版社找人改稿后把这部连环画出版了。这件事给了刘汉很大的鼓舞,让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或许可以与艺术走得更近一点。

徐悲鸿打下的功底促成《红旗谱》

解放战争时期,刘汉参加了两广纵队的文工团宣传队。在广东潭州地区工作时,他曾画过一组连环画,揭露恶霸地主的压榨农民血汗。由于工作太忙,这些画完成后就搁在一边。直到某个雷电交加的日子,当他又一次经过潭洲时,发现这些连环画竟被别人放大了画在村中的墙壁上。看到自己的涂鸦之作成了宣传革命的武器,他对画画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1950年代刘汉转业到地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创作起连环画。虽然生活颠沛,但好在青少年在上海时的那份对于连环画的热情还在。而徐悲鸿给他开蒙打下的绘画功底也还在。刘汉从来都是画别人未画之画,他的连环画《红旗谱》一经诞生便在全国因起轰动,发行量惊人。《红旗谱》也认为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三大经典之作之一,另外两部是《山乡巨变》和《我要读书》。

为了创作《红旗谱》,刘汉去河北保定农村采风,这一去就是半年。刘汉说,有一次在保定坐长途车,看到一个老农,正是《红旗谱》中活生生的老驴头形象。刘汉就一路观察,老农下车,他也下车,一直跟到老农的家门口。但由于当时没有记录下来,过了半个月要画老驴头时,刘汉却怎么也画不像了,后来只好用别人的形象代替。这事过去了几十年,刘汉还是深以为憾。

刘汉采风回来积累了一大摞速写本,各种农村场景他都印在脑海里滚瓜烂熟。他把速写本统统塞进床底,整个《红旗谱》创作过程中都再也没有打开看过。当时连环画创作一般都是用传统的工笔白描,而在《红旗谱》中,刘汉尝试用国画写意方法,由此影响巨大,1960年代的美院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刘汉的《红旗谱》。

刘汉后来参与创办了中央民族大学国画系,大刀破斧地进行国画改革。刘汉说,国画有“十八描”,他认为应该有“十九描”,这多出来的“一描”就是应该体现当代绘画的时代精神。刘汉说,“十八描”并没有到头,只要路走对了,将来一定会有“十九描”“二十描”……“中国画的线条探索一万年都不会到头。”

40年后再画《拓荒牛》,向上海致敬

此次刘汉赠送给浦东临港的《拓荒牛》是他的第二幅《拓荒牛》,第一幅画他几十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深圳特区。刘汉在画《拓荒牛》之前从没画过牛。1980年代初,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改革拓荒者出现了。

刘汉的夫人,当时正参与广州一家糖厂的建设,刘汉目睹了雨天在珠江边上的临时工棚里,糖厂基建科长正蹲在那里搞设计。而后,他来到深圳,又深刻感受到拓荒者的勇气和步伐。于是他构思创作出《拓荒牛》,图中题诗为:风吹雨打不回头,骨瘁筋摧莫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刘汉要用艺术作品来为顶着压力前行的拓荒者打气。

《拓荒牛》已成为中国当代国画史的一件重要作品。刘汉说,“这是我最心动的画,是改革开放使我动了心。”这次再为浦东画这样一幅画,心境又有所不同。浦东是刘汉熟悉的,青少年时,他站在外滩向黄浦江对面眺望,那里是一片广袤的田野,依稀可以看到耕牛在劳作。在为深圳画《拓荒牛》的时候,浦东尚未开发开放,短短30年,浦东已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地方。这不正是拓荒牛的精神吗?没有拓荒牛,又何来这一震惊世界的巨变呢?

这是刘汉对上海这座深深影响自己城市的一次致敬。而两幅《拓荒牛》也有所不同。他说,当年拓荒牛的背景里下着雨,而今天的环境不一样了,人们很自信,气氛很明朗。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是中国人在奋进的年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