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抱团”开民宿,这个崇明小村庄要当花博会的“门面”
2020-09-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花博会明年3月即将试运营,也给崇明带去了不一样的新机遇。这不,就在距离花博会举办地三四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如今全村“抱团”经营起了民宿,34幢房子、总计200多间客房可以接待300多人,每逢节假日房源就供不应求,还像模像样地搞起了花卉产业。

从1家开到了34家

“顾伯伯”原来是全村人

从花博会区域开出去三四公里,就来到了崇明建设镇虹桥村第三村民小组,村里的8条道路名字都挺有趣:彩虹路、黎明路、雨顺路……每条路名下都写着“顾伯伯农家乐”。

顾伯伯其实不算是伯伯,只能算是个大叔。农家乐也不全是他家的,而是全村村民们的——村里38幢房子,34幢都在做民宿。

崇明人顾洪斌2011年前还在市区上班,2011年回到了崇明把家里的闲置房改成了农家乐,没想到因为虹桥村离东平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近,农家乐生意还不错。在他的发动下,左邻右舍都开始调动起了家里的闲置房屋资源。

走在村里整洁的小道上,顾洪斌指着一幢幢漂亮的村居,自豪地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这么漂亮,以前都是旧房子。”白墙黑瓦,墙上画着水彩画,门口贴着家训,家家户户都种着鲜花,映衬在蓝天白云下,一派闲适的江南田园风情。

村里“组团”经营民宿,统称为“顾伯伯农家乐”,可以提供200多间房间,供300多人住宿。“我们现在的房间节假日一般要提前一两个月预订,像这次国庆长假,基本上8月底就订完了。”顾洪斌介绍。如今,村民们的民宿每年可以获得8万-15万元的收入。

而随着花博会的临近,顾洪斌又想着要“提升品质”。85后的村里四川媳妇陈丽君就是今年开起的奶茶店。“原先村里没有卖奶茶的,客人要喝奶茶要开车20分钟去南门买。”为了满足客人需要,莺飞桥边,一间小小的奶茶店开起来了。村里还建了三处餐厅,吃饭不用愁,还有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卖部。

在这个村子里,能玩的活动也不少。顾伯伯迷你农庄的大草坪上,可以遛狗、抓虫、野餐。走到底是鱼菜共生体验区,6个池子每个里边养着3000条鱼苗,可以观察鱼粪便分解成肥料,被植物吸收后,水又循环浇灌蔬菜的现代健康生态鱼塘。村里栽种着桃林、草莓田,可以摘桃子、采草莓。小溪淙淙,吊小龙虾可是崇明人的拿手好戏。还有一个专门的小工坊,跟着村民学做地道的崇明糕。

顾洪斌说,以前村里都是老人在经营农家乐,如今随着花博会的筹备,不少年轻人也回乡了,创意也更多。目前村里民宿一年客流量差不多12万,“等明年花博会举办了可能达到15万。下一个目标是让每户村民一年增收到20万。”顾洪斌说。

品质提升配套建设

要当好花博会的“门面”

虹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虹桥村共有农家乐、民宿89家,占整个崇明全区总量的25%。2019年全村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年产值达1800万元。去年获评上海市五星级乡村民宿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获评崇明区精品优品民宿4家。花博会的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昨天在花博会建设现场,记者也现场感受到了建设的如火如荼。在光明食品集团负责承建的花博会主展区和西南拓展区,可以看到,复兴馆、世纪馆已完成约三分之二,竹藤馆已完成约一半,花艺馆、百花馆、花栖堂已分别完成70%左右;园内水系也已经基本贯通。

“世纪馆也就是蝴蝶馆东面已经建好。园内分四级道路体系,一级道路已经建设完成。二级公路10月底完成。”光明食品集团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统筹协调指挥部项目建设组组长刘权平介绍说,根据园区布展和运营实际需要,园区三个主体场馆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及临时场馆花栖堂、花艺馆、百花馆力争在今年12月底前竣工;总体绿化工程在明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负责花卉储备的7公顷温室大棚计划在10月份正式投产使用。负责为花博会游客配套的小镇客厅和花博邨(服务人员公寓)也会在今年12月底前竣工,小镇酒店则在明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对于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主会场仅一路之隔的虹桥村来说,明年更是要当好花博会的“门面”。据悉,虹桥村已被纳入花博会南部配套服务协同区,将承载花博会期间餐饮、住宿、商业及接待等服务功能。为此,村子重点打造中荷现代花卉田园综合体核心区、顾伯伯农家乐和藏红花、也山花园两个组团片区,着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同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设施,提升配套服务能级。

如中荷现代花卉田园综合体,就引入了荷兰国泰郁金香协会,投资5000万元,建设有1万平方米的温室、冷库、郁金香工厂、培训中心,还有200亩花卉主题公园,种植郁金香、百合等球根花卉,打造融花卉育种、生产销售、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花卉田园综合体。

此外 ,虹桥村还将优化顾伯伯民宿组团示范片区,扶持也山、乡村温度等精品民宿,自主开发或引入专业团队建设生态民宿和“花博人家”,打造虹桥村生态民宿、“花博人家”民宿集聚群,提升花博会住宿接待配套服务。同时,把两大民宿组团通过绿廊串联起来,形成生态旅游线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