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路上的上海青年|“数据故事”助匠人走出贫困
2020-10-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李谦升在非遗扶贫的大军中注定显得那么与众不同。这位搞艺术与传感科技研究的博士,正在力图用他的专业,为那些偏远地区的非遗匠人讲好“数据故事”,让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些“数据故事”了解中国的非遗匠人,进而帮助改善匠人们的生活。

  “土族盘绣传统的秘密”  

54岁的李业尕坐在李谦升的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作室里,手上戴着手环,头上还戴着一个头环,这些都是高精度的传感器。李业尕从来没见过这种高科技设备,但她对此充满好奇,同时也尽量让自己心情平和一些,因为李谦升告诉她,这次高科技的记录将对向世界传播推广土族盘绣意义重大。

李业尕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的青海省级传承人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她从妈妈那里学来了盘绣技艺,就这么绣了一辈子,被李谦升请到上海来做这样的高科技实验,她想都没有想过。

那些手环和头环都是十分灵敏的传感器。李业尕手上戴的是肌电传感器,她在刺绣的时候,传感器就会如实准确地记录她手势的轨迹和行针力度。头上的传感器主要是用来记录脑电波。在记录开始前,李谦升还让两个学生和李业尕学了一个月的盘绣,然后也带上头环,一起和李业尕参与记录。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戴着高科技设备的李业尕很快进入状态,手上穿针走线如行云流水,似乎都可以看出新娘穿上这绣衣时的欢腾。李业尕的脑电波显示她也是很沉稳笃定的,而在非遗匠人面前,班门弄斧的两个学生则异常紧张,图像显示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区域是红色,这意味着紧张。

几个月后,李谦升团队的这个名为《土族盘绣传统的秘密》的研究项目,在太平洋可视化大会数据故事大赛中获得最佳数据故事提名。李业尕的绣娘生活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让高科技走近非遗匠人  

出生于1983年的李谦升近年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数据故事的形式来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进而间接地帮助一些偏远地区的非遗匠人摆脱贫穷,靠手艺走向富裕。

李谦升告诉记者,做数据故事的想法来自于2014年到2015年他在美国媒体实验室学习期间所接触到的传感器的运用,一些过去难以描述的技艺通过传感器被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成为了可视化的图标或数据屏幕。那些玄妙的手艺变得可以量化了。而在2017年上海大学成了非遗研究和培训的单位,李谦升很自然地想到让那些非遗艺人成为他的“数据故事”的主角。

非遗扶贫确实是在学术研究推广产生的一个结果。李谦升长期对四川阿坝地区和青海地区的非遗匠人进行研究,那些非遗艺术之美和匠人生活的贫困所形成的反差,总是冲击着他的心。在阿坝,李谦升走进过一个牧民的家,那是一位唐卡高手,墙上挂着她绣的精美绝伦的唐卡,可是里面却是家徒四壁,虽然有电,却还需要挑水,除了艺术品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遇到李业尕时,她的家境比那位唐卡名家稍好一些,但也并不富裕。李业尕平时农忙之余,就会坐在那里安静地刺绣,这是她的爱好,也是当地女子所谓“心灵手巧”的象征。但是李业尕从来没有想过用盘绣来改变生活,有时一件嫁衣,她绣了几个月,就拿到集市上卖,如此精美的嫁衣不过也就是几百元卖掉了。淳朴的手工艺匠人一般都没有商品意识,这是李谦升对他们一个普遍的看法。

他觉得,自己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来推广中国非遗,帮助那些非遗匠人走出贫困。

  用人工智能作辅助设计  

李业尕的故事通过李谦升团队数据化并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后,世界各地很多人都对这位仍然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土族匠人充满好奇。同时,李谦升的研究项目也让国内不少人了解了李业尕。李业尕对记者说,自从参加了上海美术学院的非遗研培班,参加了李谦升的数据故事研究项目,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刺绣技艺又有新的提高,眼界大开,创作灵感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就是作品的销售。现在李业尕在当地手工艺匠人之中已经很有知名度了,各种商品的订单纷至沓来,还有一些公司专门请李业尕在衣服上做盘绣。目前她已经在青海省海东市的互助彩虹部落土族园开设了土族盘绣的工作室。

自己的学术研究还能帮匠人走出贫困,这无疑让李谦升十分惊喜。如果说研究非遗具有学术意义,那么非遗扶贫就具有了社会意义,而后者也是李谦升十分看重的。因为任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最终都应该对社会产生影响。

李谦升盘算着下一步非遗扶贫的计划。在他看来,现在自己采用的高科技手段,已经可以起到让世界关注中国非遗匠人的目的,并且从理论上说,如果掌握了他们的手工艺数据,将来用机器人也可以复制出他们的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起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改变非遗匠人的处境,要让他们靠着自己的手艺从贫困中走出来,归根到底还是在于非遗匠人的创造力。

在李谦升眼里,非遗扶贫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仅是推广和传播,更重要的是帮助匠人去创造和创新,用符合时代审美的新作品在市场上说话。这方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这几年的非遗研修班就做过很多尝试,包括让设计师和艺术家与非遗匠人结对,大家一起商量非遗作品如何突破。

“应该说,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的非遗匠人的创造力还是很欠缺的,他们只会传承,但不知道如何创新。”李谦升说,就拿土族盘绣来说,绣来绣去大概就是20个图案,从老一辈一直传下来,代代相传,可谓一成不变。可是时代在变化,非遗作品要真正成为商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就必须要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李谦升正在设想用人工智能来为手工艺匠人辅助设计。就像现在一些网售平台,店主只要输入产品元素,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张海报那样。当然,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手工艺匠人来说,如何让他们能够获得人工智能的服务,还有很多路要走。

═   对话   

提升创造力是扶贫关键

记者:相比其他方式,你觉得用高科技的“数据故事”手段进行非遗扶贫的优势在哪里?

李谦升:通过高科技手段,将非遗匠人的手工艺数据化、可视化、量化,这就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播、活化和挖掘非遗文化的价值。非遗文化因此传播得更广,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样是有助于非遗匠人走出贫困的。

记者:我们知道一些非遗匠人文化水准有限,你是如何让他们接受高科技的?

李谦升:我接触的非遗匠人大多数对我的高科技设备都充满好奇,他们很愿意配合我的工作,但是的确,因为所受教育有限,他们对高科技手段的了解和运用都很有限,这可能会对未来诸如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高科技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运用构成障碍,如何降低这种障碍,是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

记者:你觉得非遗扶贫的关键是什么?

李谦升:帮助非遗匠人提升创造力,让他们的作品能够跟上时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非遗匠人也可以脱贫致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