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非遗+扶贫”一箭双雕,上海青年甘为强弓劲弩
2020-10-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扶贫之路,华夏民族探索千年,如今2020年是新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已经成为一条新辟的通途,这条路不会因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而终止,这更是一条可以探索出无限可能的致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心系非遗,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这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精髓。当今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非遗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索出“非遗+扶贫”这一新的扶贫模式,不仅大大的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关键一步。

当然,“非遗+扶贫”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非遗的鼎盛时期在农耕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间技艺和非遗项目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即将淡出历史舞台,它们急需用武之地和传承之人;另一方面要把非遗转化为脱贫的稳定生产力也不容易,许多非遗产品文化属性多于商品属性,应用场景狭窄、市场需求不大、销售渠道不畅、产品质量不稳……这些因素都在限制“非遗+扶贫”模式的发展。

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里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有丰富的媒体渠道,有成功的非遗产业发展先例,有累积多年的精准扶贫经验,这里更有着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扶贫和非遗保护、发展的事业中去。

非遗扶贫需要传承技艺和文化的人才,上海希望成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华大学在2016年开办了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传承人研培班,学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苑国祥向班里的学生传授如何用现代激光处理传统图样,帮助学生们作出更符合当代日常审美的设计。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让更多年轻的非遗传人找到开拓之路。

非遗扶贫需要产业发展的经验,上海的十字挑花、顾村艺结都在转型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历,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此实地考察,分享经验。其中创立集扶贫车间、直播间、展示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工坊2.0版”的提议颇受欢迎。

非遗扶贫需要创意与灵感,无论是浓缩三项青海果洛非遗技艺于笔身的新款英雄钢笔,还是与“赤水竹编”创新融合的哈尔滨食品厂糕点,如今都成为热销的商品。通过跨界、跨地域的非遗合作,上海的厂家、设计师们向贫困地区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传递了许多创新理念和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灵感。

非遗扶贫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一直致力于通过数据故事的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的上海青年副教授李谦升,为贫困地区的非遗匠人量身打造了传感手环和头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刺绣手艺和创新灵感。也让自己的科学研究不但有了学术意义,更有着非遗扶贫的社会意义。

非遗扶贫也需要更好的宣传方式,一群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96后学子们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里,通过拍摄视频、网络直播、策划展会等方式,帮助当地的非遗产品更好地对接市场,真正做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非遗扶贫,利国利民。不仅带动经济,也能传承和保护文化,可谓一箭双雕。关键在于弓能拉得满,箭要瞄得准,力当发得恰到好处,而上海的青年们愿意成为非遗扶贫的强弓劲弩,把小众做成大众,文化结合时尚,“遗产”化为资产,脱贫走向致富,助力非遗+扶贫这条通途变成康庄大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