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开学综合征”,不同年龄心理调适方法不同
所谓克敌制胜,讲究的是精准对策、瞄准靶心。对待“开学综合征”,合理的引导、宽慰是有益于症状缓解的,但归根结底,心病还得心药医。如果能对症下药,找到孩子焦虑的原因并解决,可能孩子的“缓解”周期会更短,更快满血复活。
从我们日常临床接诊情况看,比较常见的几种情况有:
1.学习不理想,一直以来学业压力大,家长要求高,对学业有畏难情绪;
2.对自己要求过高,担心学校中的表现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
3.自理能力欠缺,学习生活需要家里人帮助照顾(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孩子);
4.孩子较内向孤僻,和同学的关系不密切,害怕难以融入,存在校园社交问题;
5.少部分孩子还可能存在“分离焦虑”的问题,与爸爸、妈妈乃至祖辈等家人分开会产生恐惧、焦虑、不安全感。
家长应该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细心观察可能给到孩子更多的帮助。新学期开始之初,需要经过从松懈、无序到紧张、有序的转变过程,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一起探讨新学期的计划,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更重要的是,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及所思所想、关注孩子的成长。
对高年龄的学生朋友,这个时刻往往需要更独立地面对自己的适应期。这个阶段可以尝试积极调适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要明白,当下的种种情绪其实具有普遍性,不要畏惧焦虑,适当的焦虑能促进大脑清醒,激发新的生产力。
在此期间,也可以自学一些呼吸放松法来缓解情绪,通过合理宣泄、正念冥想、肌肉放松等方法以实现生理调适向“心理舒适”的过渡。此时,阅读也可能帮助大家,选择一些与新专业、新课程相关的通俗读本、经典科普作品,从赋能生命的励志案例里获取力量,激励自己。希望所有学子都能不断明白生命的深刻内涵。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请珍惜美好的读书时代。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 金海燕)
来源:学生导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