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间”收获现代精神粮仓
2020-10-04 生活

何曦工作室。

“啤酒阿姨”啤酒文化博物馆。

云间半亩田网红摄影打卡点。

云间粮仓新颜。

云间粮仓改造前旧貌。

云间粮仓的当代艺术装置。本版受访者供图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有云间等,如今在这片有几千年历史的鱼米之乡依旧可见青砖红瓦交织,朴素的农业风和复古的工业风融为一体的仓房。只是今天,它的内涵已经完全不同,昔日的苏式粮仓成了艺术家的工作室,卸货码头成了休闲水岸,高大的面粉筒仓即将变身时尚酒店……这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松江粮食行业发展演变、凝聚了几代人心血的地方,仿佛穿越了时空,形成了文创结合旅游的新形态。期待云间粮仓能成为当地百姓与游客们的精神粮仓。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传统与创新融汇

斑驳的青砖墙面,做旧感的铁架、水泥墙,还有广场上那台引人瞩目的风筛比重精选机,走进云间粮仓文创园,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松江被誉为上海先民繁衍之地和历史文化之源,这里本就有着拾不尽的历史碎片。云间粮仓比邻醉白池,倚靠人民河,它的原址,曾留下过许多故事,晚清著名文人袁昶撰文、俞樾篆额的碑《重修普照寺碑记》如今是园区内的文物保护点。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起了著名的“南门粮库”,其中就有数十座苏式的“万担仓”整齐地排列着。

据园区开发者介绍,当初八号桥集团计划开发这片土地时,南门粮库已经废弃多年,可谓一片荒凉,所幸那些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万担仓”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着很可观的改造空间。

八号桥集团之前曾把杜月笙的粮仓改建成了1908粮仓艺术空间,成为沪上网红景点,而对于云间粮仓的改造,八号桥集团也下定决心要尽可能保留这里的历史气息,尤其是突出松江当地的文化特质。这占地136亩的园区大部分原建筑被保留了下来,并加入了许多充满时尚感的文化元素。

例如利用原有建筑留下的红瓦、青瓦在屋顶拼贴出科技文化元素,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屋面马赛克;同时设置《十鹿九回头》《松江府城图》《粮仓老设备》等十多处艺术涂鸦及雕塑装置。做旧感的铁架、红瓦、水泥墙、砖与砖之间的缝隙,营建出一种粗犷的工业朋克气息,同时保留建筑原始的红砖外立面、高窗和木质大门,给整个建筑增加了不少硬朗的艺术感。

当然许多高新技术也被运用于云间粮仓的改建之中,借助历史中轴线、二维码语音导览,实现历史与现实、人与建筑景观等不同艺术形式间的对话。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开展筒仓灯光秀,也让老建筑变得时尚、有高科技感。

园区开发者表示,云间粮仓的改建就是为了在保留历史古风、文化传统的同时,运用时代的审美和科技的元素,为这片老粮仓注入新的灵魂。

名人与草根共存

对于一个文创园区而言,它的价值所在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外貌。园区的改建正如修建了一个精致的花坛,至于其中能否栽出姹紫嫣红,同样在于它所承载的内容。

对园区进行规划提升后,云间粮仓围绕人文松江建设和“书画之城”的打造,在园区内设立云间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同时也策划云间艺术季、云间大讲堂、云间文创市集、筒仓露天电影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逐步打造成为吸引广大青年人、大学生、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其中名人的入驻对于园区影响力的拓展有着重要的助力。去年4月,18位两院院士参加了云间粮仓项目奠基仪式,并有125幅院士书画被捐献给了松江区,园区内的老厂房也被改建成两院院士工作站。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园区条件成熟后,不少院士会在这里进行日常工作。

著名画家何曦作为最早一批入驻云间粮仓的艺术家,为自己挑选了一个非常别致的空间作为个人工作室,那是一处在上海非常罕见的捷克式双顶建筑,如今也成了许多建筑爱好者和游客的打卡圣地。

在今年的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滑稽界的大师王汝刚将个人的艺术工作室搬进了云间粮仓。工作室坐落在粮仓正中间的位置,对面就是园区内唯一一栋玻璃幕墙建筑。王汝刚还带着好友们一起参观粮仓,并与他们笑称:“粮仓,是个象征丰衣足食的地方,在人们记忆里永远是闪耀着金黄的希望的地方。就是现在,站在空旷的晒谷场上,都能切身感受到人们在这里庆贺丰收的喜悦。”

名人艺术家的纷纷入驻确实带来了许多文化气息,但同时云间粮仓也非常看重草根群体的自我表现。园区内的时尚创意涂鸦项目有着整整十面大型的涂鸦墙,最大的一幅就是寓意着落叶归根、不忘故土的《十鹿九回头》,其他的许多涂鸦空间也将留待个人艺术家尽情发挥。园区表示,会大力支持草根群体在云间粮仓发挥他们的艺术能量,也希望云间粮仓会成为个人艺术家展现自己的平台。

物质与精神契合

云间粮仓文创园中还有不少别致的场所,比如生长在室内的麦田——“云间半亩田”就成了一处网红景点,伸手就能轻抚麦浪,抬头得见软软的云朵,这幅景象确实让人产生空间相叠的感觉。

场馆工作人员表示,云间粮仓毕竟以前是个粮仓,粮食文化是这里的底蕴。就像如今的园区大广场,以前就是大型晒谷场,无数的谷穗在这里成为米粒,无数的麦子在这里装包成面粉,如今虽然空间的功能不同了,但是希望把这种粮食文化作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保留下去。

在上海著名的“啤酒阿姨”去年也入驻了云间粮仓,并成为这里最大型的餐饮区域,老式的木制方桌和长凳,大型的吊扇,满满都是老上海的风格,而啤酒又是西方传入的饮品,两者的结合别有一番风味。

云间粮仓的“啤酒阿姨”还有着一座大型的啤酒博物馆,室内保存着10000多款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酒精度数从零度到70度,单品售价从十几元到数千元都有。同时博物馆还以观赏、体验、互动的方式,向顾客展示世界啤酒酿造过程和发展演变,以及展示各种啤酒原料、酿酒设备、灌装设备。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云间本就是粮仓,中国也有非常深厚的酿酒文化,虽然啤酒文化是外来的,但能与我们松江本土的粮食文化相碰撞,依旧能产生很多火花。这样啤酒博物馆不仅让游客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也能感受到文化上的魅力,无论是哪一种结合,都是很有趣的。

文化与旅游携手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可谓让试运营的云间粮仓有了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作为“秋季寻根 根深叶茂”松江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间粮仓举办了海派文化大课堂,由王汝刚主讲“独角戏艺术漫谈”,受到了到场市民游客的热烈欢迎。

为拉动夜间经济、丰富市民精神生活,云间粮仓在松江旅游节期间还策划了一场集聚文创、潮品、非遗、手造的“云府游园会”,除室内摊位外,还特别设置了后备厢集市,希望游客不仅仅游集市,还可以畅游园区,品味苏式粮仓,欣赏秀丽河景,邂逅艺术涂鸦。

园区开发者表示,希望未来的云间粮仓不仅是集合文创、科创、农创的园区,也能开发出更多的文旅属性,拉动更多的经济效应。在园区内一些设施的改建升级中,就格外重视这一点,例如园区内非常醒目的老式筒仓目前就在改建中,园区方面计划将这8个高达24米的筒仓变成时尚酒店,外墙则继续作为露天放映墙。在园区开发者看来,老式粮仓虽然已经过时,但它们依旧保留着历史和文化价值,提炼出这些价值并与文创和旅游相结合,让老建筑产生出新的社会功能。

■对话

云集“科创、文创、农创”特色众创空间

鲍颖

上海八号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CEO

生活周刊:八号桥之前的1908粮仓做得非常成功,云间粮仓同样是粮仓改造,同样是滨水空间,那么之前1908粮仓的哪些改造经验也运用在云间粮仓的改建上? 云间粮仓除了面积更大之外,在改造中还有哪些新的挑战? 八号桥未来还会对哪一类的空间改造更感兴趣?

鲍颖: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与云间粮仓的改造都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最大程度上保留老建筑独特的历史韵味。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是三层的独栋建筑,而云间粮仓体量比较大,占地面积136亩,共68栋建筑,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我们需要考虑整体规划,包括建筑修缮、绿化灯光、导览系统、配套设施等,工程浩大,因而前期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公司贝尔高林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八号桥集团目前在上海及外地拥有10多个园区,定位特色各不相同,包括文创、科创、教育、体育等,云间粮仓是“科创+文创+农创”综合体的概念。未来集团会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在老厂房、老建筑改造方面的经验和优势,适时开拓新的项目并考虑进行品牌输出。

生活周刊:云间粮仓除了本身融合了科创、文创、农创这些特点之外,也有不少名人效应,比如王汝刚、何曦、两院院士等工作室的入驻。您如何看待名人资源与创意空间的结合,云间粮仓计划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资源?

鲍颖:2019年4月,18位两院院士共同启动云间粮仓项目,为园区建设注入了科技内涵。名人效应对于园区拓展影响力、丰富文旅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云间粮仓正积极打造艺术家驻留目的地,已引入艺术家何曦工作室、何佶佴-挥发艺术中心、“欢喜缘”王汝刚艺术工作室等,年底将依托青年艺术家平台“对岸”,邀请全国八大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在松江开展采风、创作、展示。云间粮仓将借助这些名人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譬如以王汝刚艺术工作室为依托,举办海派文化大课堂、名家大师面对面、“粮仓雅集”系列演出等特色活动,包括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独脚戏、评弹等,让非遗项目走进百姓生活,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生活周刊:云间粮仓在刚刚结束的旅游节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这次旅游节的经历为云间粮仓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方面带来哪些经验?

鲍颖:9月12日,云间粮仓云府游园会暨“秋季寻根 根深叶茂”2020年松江旅游节开幕式在云间粮仓顺利举办;同日,“欢喜缘”王汝刚艺术工作室揭牌并举办首场海派文化大课堂,堪称一场文旅饕餮盛宴,近66万人在线收看活动直播,云间粮仓还作为松江区推荐地点成功入选16个“夜游上海好去处”,这些成果都非常令人振奋。云间粮仓今年以来举办了艺术展览、云间大讲堂、云间文创市集、露天电影、爱粮节粮主题日、江南丝竹音乐会等20余场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以活动兴园的理念,接下来将联合市区重要节庆,不断提升活动策划组织的能力,并将活动与招商相结合。

生活周刊:云间粮仓的建设还在持续中,包括由筒仓改建的酒店,还有一些亲子类、体育类的设施改建计划,您能否具体介绍下未来云间粮仓的这些计划以及希望达成的社会效应?

鲍颖:接下来园区将抓紧推进招商和租户进场装修工作,包括亲子休闲绿地(联合洛克公园打造)、VR体验中心、筒仓酒店、民宿等,实现年底正式开园。其次,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实现智慧化管理服务,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点、旅游停车场等;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园区建筑修缮、夜间亮化工程、绿化种植等。最后,联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两院院士资源,做好院士楼建设,打造众创空间。围绕人文松江建设和“书画之城”的打造,做好云间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两院院士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建设,继续策划云间艺术季、云间文创市集、筒仓露天电影、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举办王汝刚海派文化大课堂、挥发艺术中心开幕展(10月初),汪家芳画说徐霞客游记展(10月底),邀请优秀青年艺术家在松江开展采风、创作、展示(12月底)等,将云间粮仓逐步打造成为吸引广大青年人、大学生、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人文松江全域旅游新亮点。

生活周刊:如今市集文化有着很大的热度,之前云间粮仓的后备厢市集也颇受年轻人欢迎,在市集开发这一块,未来云间粮仓有何设想和计划?

鲍颖:云间文创市集通过汇聚长三角的优秀文创、非遗、手造资源,搭建孵化和培育更多优秀原创工作室、匠人、设计师、高校学生的市场化平台,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市民品质文化消费需求。10月份园区还将举办“你停我看”百车后备厢市集,规模较上次更大。今后的市集将细分受众市场,尝试不同类型的市集,包括适合亲子的游乐市集、美食市集、旧物市集、非遗市集等。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