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墨香与烟火气的华师大后街“老校门”回来了!自主设计的文创嘉年华精彩纷呈
2020-10-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戴琪/文 施培琦/图、视频

有过小店面、小摊头,也有过小确幸、小时代,更经历过大变革、大发展……今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69周年校庆当天,被亲切唤作“后门”的枣阳路460号师大校门,在沉寂7年后重新修缮启用。同时,超好逛的文创嘉年华也来了!

  承载无数记忆的师大后街老校门重新开启  

为了配合普陀区枣阳路周边环境整治和管道改造工程实施,枣阳路460号校门于2013年4月20日实行封闭。

时光流转,七年多来,通过系统整治,枣阳路已经成为一道清新、靓丽、优美的城市风景线。为更好地推进区校联动发展,方便学校师生工作学习出行,此次,学校决定重新修缮启用枣阳路460号校门。

重新启用的校门是以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3663号老校门的四根立柱形象为设计基础,疏朗简洁的造型用以铭记和传承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景观设计上,校门与长风公园遥相呼应,入口景观作为绿色校园与城市绿林的接驳,将学校与区域环境有机融合,紧密相连。

“校门的重新启用,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与普陀区区校互动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系列区校合作项目将随着学校70周年校庆的到来陆续展开。”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说,校门的重新启用,也标志着学校迎来新一轮发展。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学校建校70周年,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将开启新的篇章。“尽管今天只是一个老校门的重启,但我们也希望这是学校新发展阶段的新起点。”

枣阳路老校门的重启在广大师生校友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六十九年前的此时此刻,在新中国的澄鲜秋色里,她开启了一个叫做华东师大的时代。六十九年后的此时此刻,在丽娃河的波光潋滟中,她再度重新开启……”现场,五位老中青三代师大人代表朗诵演绎了中文系徐燕婷老师创作的散文诗《那道门》,寓意华东师范大学“以一代理想之门,开启新的梦想征程。”

写过《怀念后门一条街》的师大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作家毛尖感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后门。我们出入后门的次数永远比正门多。……后门,蒙太奇一样地出现在我们的青春期,在清贫的年代里承担了公园,咖啡馆和电影院的全部功能。”

毛尖直言:“这里有我们的文学法学经济学,也有我们人生的最初图景。”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吴晓隆老师平日喜欢摄影,他带领同学们复刻老校门照片,用重现历史的方式,向老师大人致敬。

  校园文创嘉年华,师生书画展都来了  

ECNU高帮飞跃鞋、师大记忆方巾、樱花窄丝巾、爱在师大系列首饰、香薰蜡烛、校园场景铜版画陶瓷盘……虽然今天还下着细雨,但一场校园文创嘉年华,仍然吸引力十足。在这场极具校园生活气息的文创集市里,校园文创团体、校园文创企业等共同带来一批新品新作。

以“美育定位”为导向的“风起海上——华东师大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也在下午登场。展出作品侧重“现实的观照和现场的阅读”,响应时代呼唤,聚焦社会文化和当下热点。包括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作品近百件,涵盖油画、中国画、书法、雕塑、装置、新媒体、摄影、综合绘画、漆画等多个门类。

而后天晚上,“丽娃弦歌”7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暨音乐教育汇报也将在露天演出,以此启动7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唱响70周年校庆主题歌。

>>>链接    

神巧合,沪上另一所师范院校也在今天过生日

今天,也是上海师范大学66岁的生日。鉴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此次校友返校活动主要以“云返校”形式展开,校友们可通过学校、校友会微信公众号观看校友会为大家精心制作的视频,还可以通过公众号搭载的小程序、朋友圈分享的链接等多种方式参与“云返校”。

想念球类馆的每一场舞会、想念琴房传来的一段段旋律、想念东部礼堂的一场场演出……通过“云地图”,校友可以浏览以手绘地图呈现的徐汇和奉贤两大校区的全貌。

地图中包含了8个典型建筑,在每个地标建筑点开蓝色标点会看到4个板块,分别是该点的建筑图文介绍板块和由云答题、云合影、云点餐3个板块构成的“我的云”主板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戴琪/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