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集结完毕,“小叶子”要与进博共成长
2020-10-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今年,有来自沪上40所高校的4844名志愿者服务于进博会。其中,871人有着“抗疫+进博”双重志愿身份,也有会期志愿者进阶为长期岗志愿者,更有连续三年“打卡”进博会的志愿者,要与进博共成长。

经历了宣誓仪式的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将为进博会贡献青春力量,向社会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从抗疫志愿者到“小叶子”

  陈晓生    让个人心跳融入时代脉搏  

当再次站在仪式现场举起右手宣誓时,上海交通大学研二学生陈晓生内心澎湃,他是首届进博会“小叶子”,去年因为在云南洱源县支教,错过了第二届进博会,今年再次回归。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身上还多了一重身份——抗疫志愿者。

陈晓生本科时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的副队长,四年间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近1000个小时。2018年首届进博会时,他全程参与学校志愿者招募,并在进博会现场服务。这让他感受到祖国综合国力的强盛,也让他的青春记忆有了别样的色彩。

在云南省洱源县第二中学支教的一年里,陈晓生成为三个班级的数学老师,也给当地的高中生讲述了进博会志愿者的故事。

年初,当疫情进入防控关键阶段时,回老家过年的陈晓生也坐不住了,他想报名增援道口检测,但道口志愿者有时限要求,而陈晓生属于待命状态,随时等待云南的召唤,只能作罢。

所以线上志愿服务他不再错过。当得知团中央发起“为奉献者奉献”志愿关爱行动后,他参加了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辅导作业的“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担任初一女生的老师,在线辅导数学。

两个月的时间里,陈晓生虽然人在云南,但通过网络,平均一周和女孩进行1-2次连线,耐心解答数学问题。支教让他感受到,给学生讲课重要的是引导思路,学会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在辅导女孩数学时,他常常只给解题思路,不说答案。志愿结束后还收到女孩母亲发来的感谢微信,让陈晓生觉得特别值得。

不平凡的一年更需要青年展现担当,就如战疫时期众多青年挺身而出参与防疫志愿工作,回归校园的陈晓生再次报名成为进博会志愿者。从战疫一线到服务进博,他觉得这会是个人心跳融入时代脉搏最宝贵的经历。

从“一年级生”到“三年级生”

  王扶醉    “打卡”每届进博会,与进博共成长  

今年4000余名志愿者中有44名连续服务三届进博会的“三年级”小叶子,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王扶醉就是其中之一,他还是名00后。

第一届进博会时王扶醉是大一“萌新”,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流利的英语口语,他破格成为“小叶子”,服务于国展中心0米层西处的咨询处,担任现场翻译。王扶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英语优势,为外宾介绍进博会概况,为要去国家展的展商指路,详尽的解答让各国嘉宾不住地点头。

他和华政、同济等各个高校的“小叶子”相互配合,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魅力。

去年,王扶醉继续报名成为“小叶子”,岗位分配在16米层的餐饮处,负责餐饮保障工作。他还进阶成为小组长,带着近20名志愿者一起工作,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

王扶醉对进博会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在这个特别的一年里,大三的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

这已是王扶醉第三次参与誓师大会,要说第一年参加时充满了好奇和感动,第二次参加在激动之余有了责任感,这一次让他感慨之余更觉得责任在肩,要发挥“三年级生”传帮带作用,带着新的志愿者完成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志愿精神的力量。

伴随着一届届进博会,王扶醉也在不断成长,成为首届进博会志愿者时,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当第三次成为“小叶子”时,他已是一名预备党员。也因为进博会志愿经历,王扶醉关注起了志愿公益,陆续参与了人工智能大会等志愿服务。进博会与他而言,是重要的历练平台,更见证了他大学期间的成长。

从会期志愿者到长期岗

  林丹彦    更细心更稳重,担起这份责任  

受访者/图

因为个人原因错过了首届进博会志愿者报名,让上海杉达学院学生林丹彦遗憾不已。去年进博会,她成为一名会期志愿者,配岗7天蹲守机场,她是一名迎接各国外宾的“小叶子”。

根据手上拿到的航班信息,林丹彦会提早等候在到达口迎接外宾,引导至休息区等待大巴的到来,她用自信的微笑、流利的英语,给外宾留下深刻印象。上岗期间也曾遇到因为机票预订问题,一对前来参会的俄罗斯夫妇分别降落在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她让自己冷静,有条不紊地协助他们找到了对方。

今年,林丹彦是“二年级生”,岗位也从会期志愿者进阶成了长期岗志愿者,服务于志愿者服务保障部,至今上岗已经一个多月。

每天9点到岗,林丹彦要从浦东的学校出发到达青浦,通勤时间单程就要2小时。对接各个部门、高校,做好运营保障工作,要为之后开展的“小叶子”实训撰写计划方案。

接下来,林丹彦还将带各个高校“小叶子”进馆实训。在成为“小叶子”的“向导”前,首先要加强自己对场馆的熟悉程度。她将场馆地图看了无数遍,标出重点区域,每天规划暴走方案。

一次林丹彦从国展中心东登录厅进馆到8米层,然后前往16米层,着重走了虹馆、往届的国家展、新闻发布厅的路线。然后又暴走回8米层,一路留意会议室、行李寄存处等位置。最后前往0米层,熟悉中央广场、南北广场的行走路线,了解各个出口的位置。她觉得,实地走一遍才能了然于心,工作时有底气。“长期岗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我会更细心,处事更稳重,为进博出一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