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未退缩,因为身后就是亲人和家园
2020-10-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上海各行各业讲述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市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举办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

第二场报告会今天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汇聚了本市医疗、公安、交通、商务、社区、志愿者等领域先进模范代表,姚驰、金丹艳、盛弘、李于清、严洪、苏嵘、王振伟7位报告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他们逆行武汉,带去了“上海经验”  

疫情初始,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王振伟主动请缨,他成为上海首批市级医疗救治中医专家,1月29日进驻公卫中心,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药介入治疗。

2月15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4家附属医院组成上海市第七批援鄂医疗队,接管雷神山医院2个重症病区96张床位。就在他完成公卫任务的第五天,他想把“上海经验”带到武汉去,造福更多患者。

2月19日,岳阳医院分队所在C7病区率先开科,并在2小时内迅速收满了48张床位。上海市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共收治病人201人,他们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国家诊疗方案为“总舵”,“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机制和100%中西医结合救治率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

王振伟受命担任C7病区医疗组长,在岳阳医院抗疫协定方基础上拟定“上海雷神1号方”,让每位患者都喝上了海派中药。

81岁吴阿婆是开科当日由救护车四位工作人员抬入。氧饱和度69%,CT两肺弥漫性改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随时可能出现炎症风暴、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医疗队立即对她制定个性化综合救治方案,除高流量吸氧、抗菌、等西医综合治疗,还有中药+针刺治疗。在团队努力下,阿婆慢慢恢复了,在不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并在住院24天后顺利出院,阿婆面色红润,步履轻快。

王振伟说,回首武汉的点点滴滴,这段承载着心血和热爱的回忆,他将永远铭记。只要祖国需要,他就会勇往直前!

  他们坚守一道道门,守住了这座城  

3月初,国内疫情日趋平稳,境外形势却急转直下,每天50架次航班、1万余名旅客从浦东机场入境,机场成为外防输入的最前沿。

为了更科学、更精细地实现工作目标,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浦东候机楼派出所副所长姚驰花了5天时间,走访了26家单位,按照防控闭环管理的思路,把各单位的工作要求、措施等分散信息梳理整合,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把所有的内容编纂成一本工作手册。这本手册,用图表的形式,将从机舱到机坪、到候机楼、到指定医院和隔离点的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及处置方法一一呈现,方便所有人按图索骥进行操作。因为管用,同事们把手册戏称为“宝典”。正是这本宝典,为顺利完成此后的50万余名旅客的防控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他们同样坚守一道门,为了一座城。在这场战“疫”中,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九大队李于清带领着队友们坚守在G15高速朱桥站道口,会同公安、卫健委一起对入沪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做好信息登记、现场引导、突发情况应对等工作。

李于清在道口办公室架起了折叠床,这个折叠床伴随着他,从世博会、亚信峰会、G20杭州峰会到进口博览会。就这样,和队友一起,坚守了58个日日夜夜。58天,李于清的体重下降了12斤。然而,为抗击疫情,所有的同志,没有一个叫苦叫累,20名队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他们在小区奔走,让居民感受“家”的温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这场与新冠疫情的抗击中,所有的社区都在凝聚各方力量。

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所在的社区,是全国首个涉外居民区。社区共有1万2千户居民,外籍居民户数超过了一半,外籍人士近2万人,他们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也就有了一个“小小联合国”的昵称。

疫情突入其来,这个国际社区防疫抗疫的任务特别艰难和繁重。盛弘带领着社工小伙伴们每天在各个小区和大楼里奔走,微信计步器显示每天每人都达到了2万步到3万步都是日常。

3月15日夜晚,他们在各小区陆续接收了从机场不断送回的69名需要居家隔离的中外人士,送上融情防疫包。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沪的高中生,辗转飞行了30多个小时不敢吃喝,当看到社区志愿者帮她提着行李箱送回家时,她热泪盈眶:“眼下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安全、更放心。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真好!”

徐汇区田林街道长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嵘所管辖的居民区,居住有英、美、德、日、韩等八个国家的人士。一开始,他们对社区防控不理解,对戴口罩出门的要求很抵触。小区志愿者给老外们讲防控的政策,将入乡随俗的道理说给他们听,苏嵘还在手机上下载了翻译软件,和他们互加微信,督促他们做好个人防护。经过多次沟通,这些外籍人士终于都戴上了口罩,并称赞他们:“了不起!”

  他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在与时间赛跑  

在本地疫情蔓延时,作为上海市最大的贸易性国有企业,东方国际在物资最吃紧的时候,锁定了欧洲的一批防护服与口罩。东方国际集团的金丹艳说,1月22日在上海市商务委召开的物资保障紧急会议上,市领导当场拍板,请东航协助。又经过多方协调,金融机构国际业务部专门为本次跨境采购开辟了特别通道,并设计了最快的支付路径,正常情况下需要3-5天才能完成的国际支付在短短5个小时内就完成了。连欧洲客户收到到款信息后都不由感叹,这简直是奇迹!

最终,北京时间1月31日,这架满载着25万件防护服和13.6万只口罩的波音777货机,经过10个小时、8000多公里的长途飞行,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4小时后,这批物资进入了上药的仓库,并分批调配至一线。这一套应急联动响应机制的顺畅运行,也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保障。金丹艳说,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他们在与时间赛跑,更感受到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强大合力!

“在上海火车站服务34天、总共接待约16万旅客,协助站区工作人员转运体温异常者300余人。”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严洪分享的则是志愿者们的暖心故事。“我们也曾彷徨,却从没想过退缩,因为身后就是亲人和家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