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类21项成果!上外学子用“多语种+”的专业特长助力非遗传播
2020-10-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奚晓婷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一支利用“多语种+”学科优势助力非遗传播的学生团队。从今年7月至今,他们已取得了8类21项成果,其中包括长达15万字的调研报告、9万字的采访稿和口述史、2部多语种非遗百科、2部多语种非遗纪录片、5种非遗合作文创等。

 探寻当下非遗传播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我们很想知道,当下非遗传播的效果究竟如何,它们的生存方式又是怎么样的,有没有成为国家名片而走出去?”今年暑假,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非遗记译与传播模式探索——上海传统美术非遗项目课题小组就此开始了探究。

针对“顾绣、海派剪纸、上海面人赵、徐行草编与嘉定竹刻”这五项上海市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大家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入研究,希望以传统美术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映射其他项目。

为了给后续的田野调查做好充足的准备,成员们检索了大量文献,整理出现有的非遗传承网络和非遗传承人信息,着手策划一系列的走访活动和采访拍摄。

 传承技艺帮助百姓 

之后,团队的足迹从嘉定到浦东,采访的对象从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到年近古稀的传承人,通过影像和采访实录的方式,大家记录下了调研的点点滴滴。

“每一个场馆都非常欢迎我们去参访,传承人们也很乐意与我们沟通聊天,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非常想要传播非遗的,而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帮上忙。”同学们说道。

位于嘉定的阳光工坊,是嘉定区残联推出的助残公益服务项目,旨在通过培养残疾人掌握嘉定传统特色黄草编织、竹刻2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遗产的学习,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在那里,上外非遗记译小队遇到了庄龙老师。“庄老师是嘉定竹刻的传承人,他志愿来到阳光工坊,义务指导残疾人士竹刻,为了方便教学,还把工作室搬到了教室旁边。庞老师的一位学生,患有听力障碍,但在指导下,达到了经济独立,作品可以卖到2000元。”传承技艺,帮助百姓,庄老师和阳光工坊,让人如沐春风。

把珍贵的资料凝练起来,上外非遗记译团队还制作了以“传、承、扬、弘”为线索、长达9分钟的英语非遗宣传片和徐行草编专项双语纪录片。一经推出,广受好评。同学们表示,非遗宣传片还会提供给非遗传播机构,像工艺美术博物馆、草编文创馆等等,帮助他们对外传播。

而为使非遗传播更加系统化、国际化,上外非遗记译团队还利用自身“多语种+”的学科优势,制作了英语文字版和西班牙语语音版非遗百科,包括项目概述、工具、和名作介绍。百科还以二维码的形式,供非遗传播机构线上线下同步对外传播。

 一步一步把非遗带进青年群体 

在上外非遗记译团队的力促下,一枚“玛雅文留青竹刻书签文创”诞生了。这是嘉定竹刻与上外语言博物馆的合作文创,这枚小小的非遗书签,将美洲古文明与中华传统技艺的静态叙事相融合。

“玛雅和竹刻一样,悠久、神秘、需要人们的关注”,用产品传播非遗,融合多种文化,酝酿交互精彩。这些与非遗机构合作的文创产品都会落地实施,推进非遗产业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展现“上海文化”标识度。

与此同时,在上外校园内的“创空间”,也有他们致力于非遗传播而忙碌着的身影——建立非遗百科的文字资料库、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译中心”、开设以“百工记译·西索拾遗”为主题的公众号栏目,将全国第一部4K3D立体实拍非遗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引入校园等。

“我们想把这件事情做起来,从课题,到成果,到中心,一步一步把非遗带进上外,带进各大高校,带进青年人群体。希望璀璨薪火,相传不止。”团队表示,这是一个长期项目,希望助力上海传统非遗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奚晓婷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