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纸做的绿裙子漫游平行世界,看设计背后如何探讨真实与虚拟间的边界
2020-10-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当一个人往生后,他的朋友去墓地凭吊。拿出手机,轻扫墓碑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朋友活着时的动态影像……”这段看似无厘头的对话,曾真实出现于杨明洁和朋友之间。在数字文明时代,真实世界不断被数字化影响,社会运作的效率提高了,但人又该如何自处呢?这些问题成为工业设计师杨明洁创作的主题。

10月29日,一场《平行世界》展览于BFC外滩金融中心南区艺术空间亮相,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设计师杨明洁将真实与虚拟的两个平行世界通过设计的方式可视化,所有作品均悬浮穿越于上下两个不同的平行空间中,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人重新思考:在数字文明时代,什么是可以被数字化的?什么又是无法被数字化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发生的空间紧凑而密集。平行世界由绿色“墙围”被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而它被杨明洁称为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的关系。更具观展仪式感的是,开幕首展中,观众们不分男女,都穿上了一条纸做的绿裙子,与墙围同色系。当人们在空间内游走,便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与艺术装置形成时空对话。

结合了装置、地毯以及杨明洁的代表性工业设计作品,悬浮中的展品勾连真实与虚拟世界,都向参观者传递了一种相同的语汇:被过分解读和透支的“数字化”,究竟将人类带向何方?“当我们的真实世界不断被数字化,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被数字化的?” 杨明洁的答案就是人的真实情感。

杨明洁说道:“在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中,我时常会有一些焦虑,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效率提升导致人的节奏变快。究竟人是更幸福了,更开心了吗?对我个人而言,今年疫情发生后,我的节奏变慢,让我变得更舒适,也有时间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当时间变成一种奢侈品,人们更需要一个信仰式的价值观。而对于设计师来说,最终极的思考就是设计师的创作对社会究竟是正面意义的,还是负面意义的?从某种层面说,艺术传递的正是对当下的思考。这位全球设计大奖的“大满贯”得主,从设计本身出发,所探讨的中国美学和价值观也会让普通人有所反思。

 == 对话杨明洁 == 

Q:你如何看待技术对物理世界带来的改变?

A:技术让我们的物理世界不断数字化,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产生互动。技术本身本没有错,关键看人的心态。它是否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不是目的。它需要让我们足够重视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让这些关系达到协调友善。

Q:极简成为你在设计中,甚至跨界创作中的关键词,如何理解它?

A:极简需要探讨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换言之,就是我应该坚持什么,我又该放弃什么?我的理解是,每天改变方向,就代表你没有方向。你什么都想做,就代表你每一样都做不好。我们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你必须把所有时间精力去专注在某一件事上,并把它做到极致。我认为,极简就是一种精神。

Q:如何看待中国审美?设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A:在中国美学中,是与非之间是有中间地带的。山和水之间,晴与雨之间,虚与实之间。我们在思考传统的时候,一定要深挖一层,就像我们观察苏州园林时,会看到虚与实之间有一种半透的状态。它不是非黑即白,非暗即明的。我对庭院设计一直有着深深的执念,就像这次《平行世界》中通过地毯呈现出的质感,也具有虚山水的意蕴。当我们认真探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用设计的方式,将它们彼此连接起来,这正是设计的本质所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