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在线|今年“四叶草”多了什么花?废弃口罩怎么收?来看记者揭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明天晚上,第三届进博会就将举行开幕式。“四叶草”南广场的“进宝”今年又被什么花草环绕?今年大家都要戴口罩,口罩都会如何处理?记者今天上午探营,揭秘国家会展中心绿化景观与环卫保洁都做了哪些保障。
南广场“梯田花海”布置完毕
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历来是进博会召开时最“网红”的拍照打卡点,如今,这里已经自上而下形成了“云山—梯田花海—河流—现代城市花园”的景观。
两旁是祥云,中间两只进宝被百日草、孔雀草、角堇等包围着,衬着阳光和蓝天,欢快又活泼。记者看到,随着百日草的盛开,台阶上的“2020”字样已逐渐由绿转橙。
上午9点多,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的工人们正在为梯田浇水。每天,这里都会有人定期巡查开花状况,安排洒水,对花草进行整理。
为了让花儿按期盛开,展现最美风景,水中还加入了催花的叶肥。工人还在对维多利亚鼠尾草、蓝紫色角堇等蓝紫色植物及体现金秋的向日葵、孔雀草、百日草等金黄色草花进行最后的调整。
“角堇最佳适应温度在18-25℃,但广场上温度较低。参照前两年经验,为了保证花卉状态,室外布展的时间压缩到最短,在短短十天内就摆花完毕。”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副总经理周斌琪告诉记者,目前展区内绿化景观布置已全部完工,有30位师傅常驻场内,每天早晚浇水养护。今年整个展区总用花量近百万盆,施工人员约400名。
今年的品种用得比较多,最多的是今年首次引进的百日草,红、橙、黄色都有,因为花开得更向上,花苞串得比较高。底下配的紫色角堇,一串串的是串串紫,绿色是瓜子黄杨,还有常春藤垂蔓。
而在南广场前方的两个喷水池中,有用申城垃圾分类分出来的玻璃渣做成的蓝色玻璃装饰,是一种再生材料,阳光下闪闪发光,成为了水池中漂亮的装饰物,体现可持续环保理念。
新增近百组“五分类”垃圾桶可回收废弃口罩
疫情下的进博会,防疫很关键,人人都要戴口罩入场,废弃口罩怎么处理?
在国家会展中心5.1馆门口,记者看到,一套垃圾桶整齐贴墙摆放,和普通的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四分类不同,这里还增加了一个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垃圾桶前也有“请保持社交距离”的分距标示,还会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点解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共有128个保洁人员定点服务,每套垃圾分类桶上面挂着的防疫宣传牌,一共有240块。”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运营中心环境事务口高级经理王震涛介绍,整个“四叶草”如今共设置了近百组包括口罩收集桶的“五分类”垃圾桶,在场内22个隔离点和5个医疗点,也都有专人将口罩和医疗废弃物收集到医废处置中转站。“我们在P8停车场专门设立了一个中转站,也有专门的清运车每天进行清运。”
王震涛介绍,今年馆内垃圾桶增加约600个,达到4600个,公共区域还新增50个果壳箱。专设的13辆清运车,在展馆、商业区和办公区穿梭,垃圾只要满半桶就会喷洒消毒液运走。
此外,今年馆内垃圾站还新增了污水处理设备,对垃圾桶清洗过程中的污水进行环保处置,有效降低污染物。
周边道路高标准精细化保洁
记者从青浦区绿化市容管理局获悉,在围绕诸光路、盈港东路、涞港路、崧泽大道、会卓路、徐民路东段等国展中心核心区六条道路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青浦区对市容景观进行了优化。
比如,徐民东路两侧1200平方米的硫华菊自然花海,这几天已进入盛花期。921组机非隔离带花箱中,种上了一品红、三色秋菊、常春藤。核心区道路中隔带、涞港路绿地、环路出入口两侧近8000平方米的区域种植了大花百日草。国展中心南大门两侧、诸光路-盈港路口等5处绿化景点,则营造了热烈的进博氛围。
记者注意到,盈港东路、诸光路等人流量较大的站点处,新增了20组干湿垃圾桶。相关部门表示,增桶源于对前两届进博会的总结,根据功能性需求为这些道路"量身定制"。此外,一体化养护保洁覆盖范围已拓展到8平方公里,全区30条道路和核心区周边等3个重点区域按高标准进行精细化保洁,并对外公布接受监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