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在线|张文宏再发声!为中国智慧医疗的成果点赞
2020-11-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在本届进博会上,首次设置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备受瞩目,尤其是各种科技赋能的智慧医疗设备相继首秀,迎来各方喝彩。日前,“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医疗论坛”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成功举行,围绕“医疗创新与数字化变革引领健康未来”主题,来自政府、学界、业界、医疗健康界的相关代表,就智慧医疗和数字化公共卫生发展热点议题分享了各自专业建言。

论坛上来了不少医学界大咖。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再次发声,他表示中国取得的抗疫成绩举世瞩目,但用学术语言讲,应该都属于非药物干预,相关疫苗仍在等待三期临床研究结果。同时,张文宏也为进博会的井井有条点赞。他说,智慧抗疫是一个系统工程,说明上海在各个环节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人类要彻底消除传染病,某种程度上就看有没有足够的勇气,以及智慧医疗能不能到位。在人口管理、信息采集等方面,智慧抗疫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控制传染病,最关键的节点是如何找到病人。找到病人之后,还有如何管理病人、如何对病人进行全程的追踪和治愈等问题。除了新冠,结核病、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都可以运用智慧医疗对病人进行跟踪,进行全流程管理。”张文宏说,疫情结束后,中国同样可以利用这次智慧抗疫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用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当中。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非典以后,中国采用传染病数据网络直报,连乡镇卫生院都可以第一时间把报告报到国家疾控中心,其所在的省市县都可共享数据。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化成为防疫“工具箱”里的工具之一。“过去我们只是报发病和死亡病例数据,现在,数字化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危险因素,例如人的聚集、人的移动轨迹,可以发现到过高危地区的人和密切接触者。”曾光说。地理距离的限制是导致医疗资源不平等的原因之一,但随着智慧医疗的发展,这条鸿沟有望被不断缩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认为,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中国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远程、高效、智能、便捷的独特优势,以大数据分析疫情研判,并以线上咨询服务,驰援海外的抗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他透露,下一步,中国将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大力发展,如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智慧健康养老、数字化健康管理、智能中医等新业态,加速形成医疗数据要素市场,从而让智慧健康成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新增长点。

论坛上,中国新闻社国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联合发布《共享健康中国机遇白皮书(2020年)》,针对中国大健康行业未来十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在医疗创新生态体系、智慧医疗、重大疾病诊治、创新支付等领域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白皮书指出,中国有着世界上第二大规模且未来发展潜力极大的健康市场,加之中国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政策环境,给跨国医疗健康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要实现老百姓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旺盛需求,除了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以外,也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服务供给,建立多元参与的医疗研发创新生态体系和医疗支付体系,大力引进新技术、提升本土研发能力,推动智慧医疗的健康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