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之美 听得到也看得到
2020年10月推出的千里江山系列乐器继承了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的色彩特点,设色华贵。 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乐器是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民族乐器,不仅体现中华声音之美,更展现中华工艺之美。85后乐器设计师钱冰菁,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是如何与民族乐器设计结缘的?她所设计的那些美得让人叹为观止的乐器背后又有怎样的动人故事?让我们跟随她一起领略乐器之美。
限量版珐琅系列二胡——雀之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一个有着62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厂子里汇集了一大批资历深厚、手艺精湛的大师,而钱冰菁就是其中一位。“我本科的专业是产品设计,研究生时的专业是艺术设计。2009年进厂工作,我便与民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当年的入行经历,钱冰菁的口吻里满是对前辈的敬佩,“我们技术部有位让我最为敬仰的老前辈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振高。我进厂时,徐老已退休,为了把古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他仍然经常出现在车间、制作比赛现场,倾囊相授、从不保留。他对‘敦煌牌’乐器的这份坚守,激励着我们年轻的一代。为传承中国民族乐器文化而坚守、为弘扬中国民族乐器文化而创新。我希望,也相信自己会不负徐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敦煌牌’推上新的高峰。制琴不易,但我钟爱于它。”
白驹过隙,一晃,12年过去了,钱冰菁坚守着当时的初心,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大家对民族乐器设计的认知:“作为专业的乐器研发团队,除外观创新之外,技术部更加注重提高乐器的声学品质,积极与演奏名家、团体,以及专业研发机构合作,以前瞻性研究开辟乐器市场新领域。其中,技术部组织力量与上海艺术研究所等合作,于2018年成功推出了六角形、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多次被上海民族乐团用于舞台演出中,有效扩充了民族乐器的低音声部,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60年发展历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我们的古筝研发团队,与罗兰数字音乐教育合作,研发推出了‘敦煌·罗兰智能交互古筝’,实现了‘一对多’的互动式智能化古筝教学,为古筝教育市场注入新科技;与著名伽倻琴演奏家彭丽颖合作,成功研发‘敦煌’新型伽倻琴,在延续伽倻琴传统外观风格的前提下,对制作方法加以改良,更好地满足伽倻琴的现代演奏需求,已成功获得专利。推出的1米便携式短筝,高中低音区协调,保持了传统古筝的音色特点,受到市场追捧。”
《千里江山》系列乐器之古筝。
从声学品质到内涵工艺的创新
回忆起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闭幕式设计演出用琴,钱冰菁至今记忆犹新:“那段时间,我整天泡在车间里,跟着师傅选材、定工艺、雕刻打样。一遍遍反复尝试,追求极致。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团队出了十几个方案。最终,选用了由我设计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渊源共生,和谐共融’,就像道家崇尚的太极图,有着阴阳互补互利、互相调和转换的意境;祥云,是美好的象征。中国古老神话中,仙人都是驾着一朵祥云在天空中飞行。这符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当在电视里看到,世博会闭幕式上,12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演员,手抱敦煌琵琶,亮相上海世博会闭幕式的舞台,转轴拨弦诉盛情,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风韵,那一刻我感动极了。我深刻领悟到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民族乐器的创新,不仅是声学品质的创新,还有内涵、样式、工艺等全方位的创新。”
12年来,钱冰菁一直工作在产品设计开发的一线,为传承与创新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努力着。12年间,钱冰菁和团队不断成长,取得了一些成绩,团队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累计获得专利220项;钱冰菁个人获得“金山工匠”“中国乐器行业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获得专利71项。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牌”乐器获得了首批“上海品牌”认证、CQC环保认证等。
钱冰菁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乐器设计师
══ 对话 ══
以手传心,以物动人
生活周刊:请和大家介绍几件你最得意的作品吧。
钱冰菁:数千年来,民族乐器的装饰以原木色、黑色为主,偶尔会以贝壳、螺钿等作点缀。如同上世纪中叶的古筝,只是简单刷层黑漆,外形不美观。2014年,我参观了在米兰举办的创意双城展,展会上精美的珐琅工艺品让我眼睛一亮,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抹亮色。在与珐琅工艺师取得联系后,我便要设计出民族乐器的首款珐琅二胡——雀之恋。在人们的心目中,孔雀是善良、聪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珐琅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宫廷的御用工艺,并且有着丰富的色彩表现力。掐丝珐琅工艺有煅烧工序,且与木制胎料的结合尚属首次,再加上二胡琴首次运用三维设计,难度非常之大。雀之恋的设计稿一改再改,整整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终于,2014年金秋十月,色泽亮丽的雀之恋珐琅二胡在上海国际乐器展上面世,售价为56000元,还被订购一空。从卖几百元的二胡,到卖几万元的珐琅二胡,这就是“文化附器”后的价值体现。
生活周刊:作为年轻人,如何通过设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钱冰菁:我作为一名民族乐器的设计师,要坚持“文化”和“创新”不动摇。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对此,我们坚持“传承经典,引领时尚”“世界眼光,全球坐标”的理念,从文化视角研发产品,从产品角度挖掘文化,让民族乐器不仅体现中华声音之美,更要展现中华工艺之美。
我们也充分发挥上海品牌的驱动作用,以艺术、设计、生活三位一体,挖掘当代中国民族乐器设计所独有的文化、艺术和品牌价值。近年来,我们将传统工艺融入民族乐器的制作中,正在不断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我们每年推出的新品乐器集优秀的外观设计、制作技艺、装饰工艺为一体,嫁接了非遗、自然、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内容,多方位展示了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继推出了与老凤祥合作的价值128万元的《海上凤韵》金筝,与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合作设计的《梵音》系列漆画乐器,与珠宝设计师合作的《海上花开》系列乐器,与“晒上海”设计师合作的概念性民族乐器,以及礼品版小乐器获得“上海优选伴手礼”等。
生活周刊:可以透露一下最近的工作计划吗?
钱冰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带领团队扩大跨界合作的领域,诠释中国文化,不断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设计师不仅是用动人的图案和色彩去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是制作者和演奏者之间的桥梁。一个好的设计除了解决功能需求以外,我觉得还应该是有精神的,能让人感动的。我们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如何用现代的手法和空间去塑造一种带有诗意的、东方的、古典的情怀,这是我们一个不断探寻的主题。而音乐本来就是时间的艺术,我希望在满足乐器功能性的同时,能将我们这份诗意和情怀融入我们的民族乐器。希望我们设计的新产品能 “以手传心,以物动人”。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