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爪咖啡店出圈,因为一群年轻的残障人士撞破了那堵墙
2020-12-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记者 施剑平/图、视频

“今天是被熊爪咖啡治愈的一天。”这两天,徐汇区永康路上的一家咖啡小店在朋友圈、抖音、小红书上刷了屏。咖啡店名叫HINICHIJOU,但是大家更喜欢叫它另一个名字——熊爪咖啡。

这家店没有招牌,也没有大门。顾客在在手机上下单后,会有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水泥墙洞里递上咖啡。而在墙后,有数位残障人士正在为顾客调制咖啡。

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墙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成为这家小店的“自来水”,为背后的残障人士加油点赞。也许无法传递声音,但这杯咖啡足以传达心意。墙里墙外,这样的故事都无比令人动容。

 一只抓住好奇心的熊爪 

“7099的咖啡来咯。”一只探头探脑的毛茸茸熊爪再一次让众多镜头对准了洞口。在工作日的午后,新开的小店依然有不少粉丝慕名前来“打卡”。

一套心照不宣的“规范”流传在年轻的顾客之间:来到店门口,先冲着水泥墙拍个照;接过咖啡时,一定要先举着手机记录“熊爪”萌萌的动作——卖萌、撒娇,握手、摸头。不少路人加入了“围观”队伍,忍不住伸长脖子瞧一瞧“洞”后究竟有什么。

顾客邱女士特意从浦东赶来。一个小时的车程,加上15分钟的等待,才让她从熊爪上接过一杯点缀着玫瑰花瓣的咖啡。“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的,下午和朋友一起过来,就为了买这一杯咖啡。”对于这样有些公益性质的咖啡店模式,她表示非常支持。“以后还会来,他们值得大家的支持。”

上海体育学院的大一学生小刘说,自己是在微博上看到这家网红咖啡店的。“听说熊掌背后是残障人士,我觉得挺感动的。”她说,原本觉得只是一个营销噱头,结果背后却有这样的故事。“他们就业挺不容易的,我希望这样的店能越来越多。”

据悉,在点评网站上,这家咖啡店特别加上了“无接触自提”的标签,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熊爪送咖”对于减少接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作为“招牌”的“熊爪”也会每天定时消毒,做好清洁卫生的工作。

打开咖啡杯,低头喝一口,是温柔的味道。

 一句无声的“谢谢你” 

左手五指虚握成拿杯状,右手指字母“K”的指式,中指对准左手虎口,做搅拌动作——这是咖啡的手语,也是店主莹莹的最常用的“高频词”。她是一位听语残疾咖啡师,毕业于上海市残联技能培训班,曾获得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大赛咖啡冲调项目一等奖。

对她来说,咖啡更像是她与这个社会交流的工具。除她以外,店内还有数名员工也是残障人士,熊爪就是为他们专门设计的。

当然,熊爪并不是这家咖啡店唯一的设计亮点。站在店门口仔细看,水泥墙上有一扇隐蔽的门。大部分时间,门都是紧闭的,除非遇到了特殊的客人。

下午1点22分,三位聋哑顾客结伴来到咖啡店,扫码点单后,冲着洞口打了几个手语。过了三十秒,水泥墙上的门开了。店主莹莹走了出来,用手语跟她们交流。过了一会儿,一位店员也从门缝里探出身来,拿着三朵玫瑰花,一人送了一朵。他把两只手并在一起,伸出拇指,弯曲两下。“谢谢你们”他用手语说道。

在熊爪咖啡店,这是一杯搅动着希望、热度、公益和关怀的咖啡——也许我无法传递我的声音,但这杯咖啡代表了我的心意。

 大家商量出来的“熊爪灵感” 

这个温暖的创意来自于团队的一次“头脑风暴”。咖啡店的志愿者陈天皓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感到温暖。

“因为聋哑人无法交流,我们希望用这种可爱又治愈的方式,让大家体会到他们所传递出的温暖和热情,也希望大家可以慢慢接受这种无交互式的购买体验。”他说,虽然残障人士身体受限,不能亲自和顾客面对面沟通,但是店员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顾客带去暖心的服务。

HINICHIJOU是“非日常”的意思。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生物都是不能说话的,人类才是那个少数。“聋哑人在我们眼中并不是不正常,而是‘非日常’。” 陈天皓说,“团队来自五湖西海,每个人曾经从事的行业都不相同,但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创业融入社会的机会。”

打开菜单你会发现,店里任何一款饮品,售价都为20元。他解释道:“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人只需要花20元,就能拥有丰富的选择,以及喝上口味层次极佳的特调咖啡。”

面对爆红,这位90后志愿者说:“想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喜爱,我们会一直保持我们的公益心和为残障人士开店的初衷,我们也会将产品做到最好。”

 >> 记者手记 << 

网红的浪潮,涌进了残疾人就业的“蓄水池”

今天是“熊掌咖啡”正式营业的日子,也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相比十年前,当下的残障人士的就业充满了想象力与活力。

在“熊爪咖啡店”的故事里,最初的红火全是由这只毛茸茸的“熊爪”带来的。在这冬日,它正好轻轻按中了年轻消费者好奇、从众,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

一件事物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创意+公益引发的公众关注度,让残疾人就业的“蓄水池”真正活起来。

这两年,残障人士与社会的融合感将越来强,“蓄水池”渐渐也能翻涌起“浪花”。B站第一位残障UP主大程子说过:“我期待的是一种融合感,不要觉得残障人士就应该被圈起来,生活在一个孤岛,就应该待在家里面不出门。实际上我和大家是一样的,散落在整个社会里面,我们和其他所有人是融合、连接在一起的,也许我就是你的小学同学,你表哥的女朋友,或者是在街上碰到的任何一个人。”

在暖心的故事面前,人总是容易被温暖的情感击中。

成长总是在与他人的连接里发生的。而一群年轻的残障人士,他们撞破了那堵“水泥墙”,透过洞口,看到了新的风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记者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