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作曲家共同谱写民族记忆,上交重磅委约献礼建党百年
2020-12-0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作为上海首批以全面小康社会和建党百年为主题的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上海交响乐团为庆祝建党百年最新委约创作的四部作品,这个周末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初试啼声。分属50后、60后、70后、80后的四位知名作曲家,将他们的个人视角及感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聆听不同代际对于信仰和理想的不同理解和诠释,用有历史深度、人文思考、艺术高度的质感音乐,折射党的崇高信念和坚韧力量,书写几代人心中的民族记忆,展示中国音乐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音乐思考。

 音乐好听主题有深度 

12月5日举行的试听会上,于阳《中国颂》、杨帆《父辈》、贾达群《逐浪心潮》、郝维亚《相信未来——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四部新作选段,由驻团指挥家张洁敏执棒上海交响在“馄饨皮”完成首次排演。

这四部作品,都各具特色。像80后作曲家杨帆的《父辈》,参加试听会的专家、观众,都能听出来他为大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做的音乐中的元素。“我就是从这部舞剧音乐中,找到了其中一个讲父辈的主题,此前我在做舞剧时,就一直想用一种交响化的手法,将这段主题扩大成一部交响诗的作品结构。”杨帆告诉记者。

选择这个题材,是杨帆自己对时代的记忆。“从1997年到上音附中上初一开始,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我在上海待了13年,对这个城市文化的理解,和我对我们父辈的理解——像我的爷爷和外公,大部分都是军人、党员,两种理解、感悟,对我的创作都是有触动的。”

而郝维亚的《相信未来——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采用了著名诗人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为歌词,邀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演唱,来表达百年来在筚路蓝缕的现代化道路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砥砺前行、永不磨灭的初心。作品极富艺术色彩,除舞台上的乐队之外,甚至入场口还有小军鼓和管乐的演奏,用远处的声音来表现“儿时回忆”。

“首先我觉得这个创意特别好,4个年代的作曲家来书写他们对建党百年的感怀,我们现在听到的片段,还不是完整的作品,因为他们还在创作中,但整体都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质量水平,不论是作曲家的用心还是音乐语言的运用,包括对可听性的注意。”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告诉记者,“于阳和杨帆两个作品相对而言比较传统,贾达群和郝维亚的相对先锋,但对于主旋律创作而言,最关键的是在主题里,如何挖掘艺术性,要让作品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这些对作曲家接下来如何创作完整作品,都是考验。”

 重磅作品献礼建党百年 

委约四代作曲家共写时代强音的创意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提出,为了让作品在主题性和观众接受度上有更好的融合,上海交响乐团邀请了全国多家文艺院团、专业院校、文艺评论、媒体、出版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先听为快,以便最终的正式版本有更完美的呈现——据了解,这部作品将在2021上海新年音乐会上上演,成为上海文艺界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磅作品。

“四位作曲家,在疫情期间能够拿出创作,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感受,来对历史性的时刻有一个特殊的描绘,是难能可贵的。”余隆在作品研讨会上介绍说,庆祝建党百年委约创作已经策划很久,上海交响乐团对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希望在建党百年这一历史性时刻,通过委约的方式,进一步来推动创作,把专业做到最好,才能对这个行业、对国家有一个交待,才能向全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在谈及此次委约创作初衷时也说:“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路上,上海交响始终在思索,如何用艺术的手法、用音乐的力量来主动融入,其实上海交响多次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节点上,从《2019上海新年音乐会 献给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第一首歌》《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到如今的建党百年委约创作,不断探索如何用音乐延续和传承精神火种,这是一支国有文艺院团在新时代下的奋进与担当,也是乐团面对民族奋斗前行每一步的激情表达。”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对于上海的这些创作极为肯定,他说,这4部作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过程,进行一个历史性的表达,“而且还没有到2021年,四部作品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不断完善。”

对于这些作品的传播,他也非常看好:“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将联袂呈现演绎这四部作品选段,对这些作品的推广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上海交响乐团是国内最职业也是最国际化的乐团,相信这四部作品能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国际舞台上得到传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