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主治医师阮巧玲:做好科普,就是“治病救人”
2020-12-07 青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青年报社策划主办了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该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汇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本报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阮巧玲。

“我喜欢‘折腾’,感染科的临床工作,有着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阮巧玲看来,科普也是“治病救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她和同事一起开设了上海市首个三甲医院的“旅行医学”门诊,参与了多例输入性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和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第一时间为临床一线和民众提供了权威的信息,传递信心和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阮巧玲,师从感染科专家张文宏教授。虽然没有去武汉前线,但是她却一直在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守护这座城市。

我喜欢‘折腾’,感染科的临床工作,有着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乐趣和成就感。


感染科的临床工作,在常人看来,大多时候都在和各种发热患者和感染打交道;而在阮巧玲看来,却有着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乐趣和成就感。

2015年,阮巧玲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在华山医院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得了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的荣誉;2017年她正式加入了华山医院感染科这个大家庭。这一路上,她从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能够担当重任的科室青年骨干。用阮巧玲的话来说,自己喜欢“折腾”,正因为这份喜欢,也让她有了很多新鲜而大胆的“创意”。

2017年8月,在张文宏教授的支持下,华山感染科“热带病与旅行医学”团队成立,阮巧玲和王新宇教授等开设了上海市首个三甲医院的“旅行医学”门诊,参与了多例罕见输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工人老杨就是华山感染“热带病和旅行医学团队”的一位受益者。在非洲加蓬务工时,老杨不慎被昆虫叮咬,之后出现皮疹和反复发热、头痛。回国后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却得不到诊断,病情却越来越重。当地医生推荐老杨到以救治疑难感染性疾病闻名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华山医院感染科卢清教授在门诊接诊了老杨,在简单的病史询问中,老杨却睡着了数十次。卢教授意识到老杨得的可能是一种罕见感染性疾病,并且已经侵犯到大脑,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华山感染热带病与旅行医学团队结合老杨从非洲返回并出现昏睡症状,立即想到了一个在中国非常罕见的传染病——非洲锥虫病! 很快,这个想法被证实。

然而,明确诊断只是第一步,患者需要最及时的治疗,否则面临的仍是死亡。治疗药物在哪里? 这种病只见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不仅华山医院没有治疗药物,国内其他医院也没有常备药物。阮巧玲迅速整理老杨的临床资料,并与远在瑞士的WHO总部电话连线沟通,最终在72小时内拿到WHO捐助药物。

当特效药物到达华山医院感染科重症病房,药物通过静脉输液通路缓缓进入患者老杨的体内,奇迹发生了,老杨从昏睡中清醒过来了!

“在疫情来临之时,谣言有时比疾病更可怕,优秀的科普是另一种形式的‘治病救人’。”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节奏,首当其冲就是感染科医生。响应张文宏医生的“共产党员先上”的号召,阮巧玲放弃了过年返回外地老家的安排,成为科室最早参与隔离病房值班和发热门诊的医生之一。在并不长的2月份,她前后一共值了13个班。

疫情期间,张文宏的科普火了,“华山感染”公众号也火了,而阮巧玲就是科室公众号的创立人之一,从2015年担任公众号运营总负责人至今。

5年来,公众号坚持以科学为本,兼顾专业内医生教育和公众科普教育,耕耘多年,已成为传染病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公众号,获评“健康报2019年度最佳学科宣传团队”,作为策划人创作的药物性肝损伤5集系列科普视频获得第五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东方科普奖”科普贡献奖。

“在疫情来临之时,谣言有时比疾病更可怕,优秀的科普是另一种形式的‘治病救人’。”阮巧玲第一时间组织师弟师妹们用了不到8小时高质量翻译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发布的新冠指南,为直面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参考,阅读量超过300万;另一份她编写的图文并茂的大众科普版指南阅读量1550万。2020年1月-5月疫情期间,“华山感染”公众号连续密集更新30余篇原创文章,第一时间为临床一线和民众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解读疫情数据走向、封城决策等大众关心的议题,疫情期间累计阅读量超3700万次,关注人数超过82万。为了这些科普信息能够快速而准确地传递给百姓,阮巧玲和同事们常常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不断查阅资料,有时工作到凌晨,又或者一大早就开始编辑推文。

除了公众号的科普之外,阮巧玲作为主要成员为《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科普书籍编写和出版社联络付做了大量的工作。该科普书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受到全国民众的热烈好评,累计发行量逾110万册,数字版平台共计实现500万+点击下载阅读量。

阮巧玲师从张文宏教授。

 [对话] 

希望做更多青少年科普

记者:为什么会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科普?

阮巧玲:其实在疫情发生前,我们就一直努力做好“华山感染”公众号。因为做好科普,一样可以帮助到人,甚至治病救人。

而在疫情期间,虽然我没有去武汉前线,但是我相信医生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守护这座城市。

记者:疫情过后,还会继续做科普吗?

阮巧玲:新冠疫情终将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也相信人类与传染病的搏击不会就此结束。我们还会面对日常中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传染病,也会面临未知的病原体的挑战,因此,我们传染病的科普也会一直在路上。

我作为创作团队成员之一参与撰写《张文宏说传染》这本大众科普书,希望面向更大的群体,甚至从青少年科普教育开始,让民众对传染病的认识都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将该书的所有版税收益捐赠给参与抗疫一线工作的医护、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传染病知识传递到更需要的人手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