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大片”已经上演,自然课堂传达环保理念
2020-12-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转眼,马上就要与2020年说再见了,每年的“年宵花大片”已经在闵行的绿亮花博园火热上演:蝴蝶兰、金豆、红玉珠、北美冬青……株株争奇斗艳,朵朵色彩缤纷。临近元旦,周末,许多市民特地从市区驱车前来选购年宵花。最受欢迎的,依旧是“四大花旦”中的蝴蝶兰。比起往年,蝴蝶兰提前上市了2个月。在6号温室的蝴蝶兰专区,近200平方米的大棚里摆放着6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冰山美人、宝藏图、仙桃、黄金甲……让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走着走着,记者发现,来花博园的亲子家庭特别多,原来,他们都来参加一个叫 “一个瓶子的梦想-百万家庭种植计划”。这是由闵行莘庄工业区先锋环保服务中心开展的“亲瓶种植共享育苗基地”项目,以园区为阵地,搭建自治管理队伍,培育有机植物苗链接社区,同时开展线上咨询指导,辅助家庭进行生态种植。只见在16号玻璃温室里,一棵棵小菜苗已经从土里探出了小脑袋,生机勃勃,甚是可爱。

记者在园区里还发现了另外一个自然课堂的阵地——十方“四废为宝”垃圾分类生态处置终点站,一个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18年出台的《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将农村的垃圾处理作为共建美丽乡村的主攻方向之一。十方“四废为宝”垃圾分类生态处置终点站就此应运而生,决心将农村湿垃圾、农田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和城市有机废弃物等“四废”垃圾运用高效、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化处理,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引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90后小伙聂世勇是十方生态研发工程师,据他介绍,这里一共有五大分区: 科普课堂、垃圾模型展示区、垃圾发酵工艺展示区、蚯蚓养殖实验区、蚯蚓粪种植作物展示区,从多角度多维度体验和了解到如何运用生态高效科学的方法处理“四废”垃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