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开了次“吐槽大会”!你关心的这些问题都有了回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你是否经常苦恼,搭乘地铁出行,但赶着上班或出差,来不及或忘记开发票报销交通费用?现在起领取上海地铁乘车发票有新姿势了!”
12月12日起,升级到“Metro大都会”App最新版本,就可以开具电子发票,线上刷码乘车订单交易即可开票,发票开具实现了全程网上办,乘客可以先离站后开票,而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站内停留,向工作人员现场索取发票。
这样的便捷举措正是对乘客们建议的回应。也是在昨天下午,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的会议室内,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吐槽大会”,十余位乘客代表就上海地铁的“刷码过闸”技术以及“Metro大都会”App的用户体验等问题,与来自地铁方面的技术达人面对面恳谈。
老年人、青年人各有各需求
来“吐槽”的参与者中有乘坐地铁十几年的老“铁丝”,有高校大学生,有普通上班族,也有地铁工作人员,大家提的意见五花八门。“扫码过闸前一定要开蓝牙吗?很不方便。”“扫码过闸的光亮度能提高下吗?有的人手机是防偷窥屏幕,扫了半天出不来。”“界面太复杂,老年人用起来还是有困难。”“优惠力度感觉还不如银联。”“现在实行新的乘客守则,那我们App上能增加举报投诉功能吗”……近两个小时的恳谈会上,地铁技术人员也针对每个问题一一给予回答。
智能化应用如何照顾到老年群体是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作的周女士就提出,上海地铁的App在老年人群体中还是不太普及。“是不是可以让应用软件在适老化方面做一些改造?比如字体更大一些,或是推出一个针对老年群体的‘关怀版’或者‘简化版’,让老年人更方便使用。”对此,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涛表示肯定:“我们的App既要有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版块,也要兼顾老年人便捷操作的需求,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上海地铁的数字化服务受益面更广。”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需求,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想法。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同学是一名地铁志愿者,她带来了身边不少大学生同伴们的需求——当代年轻人最担心手机内存不够,“App太占内存,能不能推出些购票小程序,解决占内存问题又能方便购票。”上海地铁的技术团队也给出回应——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地铁就推出了购票小程序,但仅限于二维码电子单程票,但未来会考虑对小程序应用进行升级。
所有乘客“吐槽”都有回应
也有不少乘客吐槽,App上支付优惠力度不够大,尤其是支付宝优惠不如银联多,但切换支付方式要等72小时,实在不够“贴心”。都世都网络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金生华回应,从软件上线至今,微信、银联、支付宝累计投入了3亿多元的乘车补贴,目前不同的支付渠道有不同的优惠,地铁App也于12月9日起实现了一秒任意切换支付方式的功能,乘客如果发现有更优惠的支付方式,也可以随时切换,不错过特定支付方式的优惠。
而从App刚推出起,扫码过闸前必须开蓝牙是让很多乘客都觉得麻烦的问题。金涛对此解释道,开蓝牙主要是为了解决没有网络情况下的脱机问题,目前技术部门也在进行更新试验,未来有望实现不开蓝牙就能过闸。
最近上海地铁开始实施新的乘客守则,在地铁车厢里遇到不文明行为无法制止,要反映又必须等下车后,有乘客提出是不是能有即时投诉的功能。对此,技术人员也回应,今后,投诉功能有望整合到Metro大都会App中。
据介绍,随着上海地铁推出手机“刷码过闸”技术,“Metro大都会”App平台已经运行了三年多,累计下载超过4000多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60万人次。三年来,“刷码过闸”技术借助“Metro大都会”App的平台为地铁乘客的出行提供了新的进站和支付方式,平台也进行了十几次更新改版,目前软件已具备查询地铁口罩购买点、最近的厕所位置等,还有最新的开电子发票等功能,在此次“吐槽大会”上乘客反映的“扫码过闸的光亮度不够”“车次号对不上”等问题,未来也会不断优化。
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吐槽大会”,上海地铁也始终在听取用户建议,了解乘客需求,希望能更好地提升用户产品体验,优化用户使用感受,不断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