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中学:一部催人奋进的“四史”
2020-12-14 教育

吴淞中学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教育素材。从当年那栋两层木结构凹字楼里走出来的学生,有心怀天下的革命烈士、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两弹一星”功臣,以及其他在各行各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走进吴淞中学校史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段段革命先烈曾走过的峥嵘岁月、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扇了解中国近代教学西学东渐的窗,透视出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走向伟大复兴筚路蓝缕的征程。今天,在校团委书记蔡晓琛的娓娓介绍下,我们共同回望这段催人奋进的“四史”。

现吴淞中学校史馆风貌

 云集吴淞  爱国青年怀揣强国梦 

走进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吴淞中学校歌《江海之旁》。校歌曲作者为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曾创立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的萧友梅;词作者是陈柱尊,上世纪30年代国内闻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校史馆一侧的沙盘上方写着“坚苦卓绝”四个大字,这是由学校在战争年代艰难办学期间,吴淞中学校长程宽正提出的校训。下方的沙盘还原了吴淞大学城被日军炸毁前的风貌。

当年吴淞中学创始人袁希涛鼎力辅助教育家马相伯筹办复旦公学(今天复旦大学前身),于1907年将复旦公学迁于泰和路99号(如今的吴淞中学校园内)。因为有铁路,交通便捷,诸多知名高校先后在此办学。在吴淞这片热土上,大批著名学者爱国青年,包括后来的共产党人刘晓、张闻天等人怀揣强国梦云集于此。梁实秋、罗隆基、朱自清等许多文化名人也曾在此处任教。

 人才辈出  杰出校友激励坚持奋斗 

吴淞中学人才辈出,走出了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两弹一星”功臣——1949届校友,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1953届校友,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矿山及环境工程以及工程地质力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的王思敬院士;1956届校友,在超声和医学电子学等专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的王威琪院士;1959届校友,扎根新疆核试验基地60年、功勋卓著、少将军衔的张利兴、朱凤蓉夫妇。

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位院士及两位将军的奋斗故事,学生们运用新技术制作成了微电影《祖国在召唤》,以此传播与传承。吴淞中学校史馆被命名为宝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吴淞中学学子志愿加入了校史馆的讲解员,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份骄傲与自豪。

1937年抗战前的吴淞中学

 传承文脉  在新时代里守正创新 

在微电影《祖国在召唤》中,还有一名2017届校友,第18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青年组世界冠军及世界纪录保持者陈安生。

陈安生夺得世界冠军的照片被挂在“道尔顿工坊”二楼“方舟”模型工作室门前的墙上,对面墙上则是他的学弟陈嘉祺,在2017年匈牙利获得了第19届世界航海模型动力艇锦标赛青年组亚军。好种子离不开优质土壤,陈安生、陈嘉祺的成长与收获与“道尔顿工坊”密不可分。

“道尔顿工坊”最初是由中国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在吴淞中学率先试行的“道尔顿制”,这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先河。道尔顿制源于美国,是一种废除教师授课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道尔顿制在战争年代没有践行的土壤,而在今天的学校的各种实验室中感受到了它的光芒。从“道尔顿工坊”孵化出的诸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各类市级赛事中摘金夺银;道尔顿工坊教师团队也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一二八”战事中被日军炸毁的吴淞中学校舍

文脉传承,除了“道尔顿制”,还有与同济那份不能割舍的缘。

在程宽正担任校长时,吴淞中学规模渐大,教学成绩日佳,声誉日隆。一些文化名人如董健吾、傅东华、黄炎培等文化名人纷纷将子女送来就读。学校与扬州中学、苏州中学、杭州高中并称为“江南四大中学”。据《申报》报道,1935年吴淞中学初中会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并一直保持沪上名校的业绩。是年11月,同济大学校长邀程校长签合作协议,议定吴淞中学初一德文班学生直升同济高中。

新时代,同济与宝山再续前缘。2018年,同济大学“苗圃计划”落地吴淞中学,同济大学本科生学院院长黄一如教授和吴淞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哲人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以同济大学汽车、力学、地球科学等学院为依托进行专业对接和人才培养。“苗圃计划”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品质,也是大学教育延伸高中教育的典范品牌,更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实例。

 尽心尽责  让平凡引领崇高 

吴淞中学操场的一角保留着一棵“镇校之树”。这棵有着80多年树龄的香樟树,见证了数代吴淞学子在这里的岁月,也见证了邹斌从学生到教师到劳模的历程。

邹斌于1984年考入吴淞中学高中部,毕业后进入学校工作,在教育岗位经过了多次转型,现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教导处副主任、道尔顿工坊主持人,也是陈安生、陈嘉祺的指导老师。因为父母、弟弟都是吴淞中学的校友,邹斌对学校有着特别的感情。

他曾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好老师,在学校教育变革中做“革命军中马前卒”。他也的确做到了,在教育岗位上屡屡获重量级奖项。担任“道尔顿工坊”主持人以来,除了教导处的日常工作、科学楼的日常管理,几乎全身心地将自己投入到道尔顿工坊的实验室与课程建设中,节假日、寒暑假几乎全部泡在道尔顿工坊中。

吴淞中学师生在道尔顿工坊前

提到学生获奖,他说很欣慰,但让他感到最有意义的是学生踏上社会若干年后回到母校,和他分享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经历,“在这些分享中,我们一起感受幸福。”

在邹斌老师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有一名姓陈的学生,是单亲家庭,三年高中的暑假、寒假几乎都和他在“道尔顿工坊”度过。婚礼时,在这个学生的新婚感言中,对邹老师的感恩言辞超过了他的父亲。

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谊流淌在吴淞中学的校园里。片片绿叶,熠熠生辉。其实在吴淞中学,像邹斌这样倾情奉献于教育事业,有着崇高教育情怀的老师还有很多。

沧桑岁月,日月铭记,不论是治学态度,还是家国情怀,历代吴淞中学师生都传承发扬着“坚苦卓绝”的优良传统,走过了一条光辉之路、艰辛之路和奋进之路。吴淞中学96年的峥嵘岁月,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一部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四史”。

记者 朱筱丽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