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浦东三十年奇迹,谱写上海“十四五”华章!上海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活动暨上海青年讲师团主题宣讲会举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如何练成“百问不倒”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讲解员?青年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参与到人民城市建设中?
12月18日,在浦东图书馆举行的“接续浦东三十年奇迹,谱写上海‘十四五’华章”上海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活动暨上海青年讲师团主题宣讲会上,上海青年讲师团代表在主题微团课上“揭秘”上述问题,活动还邀请到“新青年”对话“老开发”,通过主题微访谈共话时代使命。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新时代青年带着锐意创新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将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 微团课精彩纷呈 ==
“问不倒”讲解员将浦东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无以复加的紧张!”说起11月12日上午的心情,浦东融媒体主持人、浦东30周年主题展解说员王韵正忍不住用搓手来缓解。当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序厅冲她微微点头示意时,她渐渐恢复平静,完成了主题展的讲解。
展览中,给多数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烂泥渡路”置景是根据1996年的老照片还原的。王韵正学习得知,当年这片棚户区住着3500户居民,有各类旧建筑20多万平方米。为完成动迁任务,浦东管委会从机关干部中抽调50位精兵强将补充到一线。仅1个月签约率达85%,4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作为新浦东人,王韵正在备展过程中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更会立足岗位,将浦东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胡玮玉是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一名90后金融白领,每天踏入公司看到的第一道场景是:鲜红的党旗、庄严的一大会址、巍峨的万里长城。这是公司与一大会址纪念馆携手,在职场空间布置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她另一个身份便是这处“四史”展览的讲解员,为来自社会各界超过两千人次讲述了这段红色历史。“青年更当传承红色基因,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临港男”“张江男”与浦东开发开放共成长
从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到今天,一共486天。期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的朱峰和伙伴们一直奋战在这里,见证了临港的发展与变化。
“我所在的处室有全国首创的处室名,制度创新代表油门,风险防范代表刹车,不仅要跑得快,还要刹得稳。这里的舞台无比宽阔,能承载每一位青年的梦想和努力。我会继续努力,为临港新片区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登上新高度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样奋战在浦东,陈运文分享了一名“张江男”的创业之路。陈运文从小对计算机着迷,立志做“数据‘海洋’中的福尔摩斯。他曾在多家大公司工作过,申请了4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次参与世界计算机技术竞赛斩获冠军。
对文本智能处理技术的执念让他跳出舒适圈,2015年选择来到张江创业,期间收到了不少政策支持。从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如今陈运文的公司已成为国内文字智能化分析和处理领域的领军企业。参与建设一网通办系统,为浦东智慧城市建设出力;紧急研发防疫问卷机器人等,在战疫中发挥专业作用。陈运文愿继续努力,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战的浪潮中秀出“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
“店小二”“老娘舅”服务长三角、人民城市建设
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的王大伟有幸成为产业园的“开荒牛”,带着11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成员,将30亩老旧厂区打造成了具有金融、绿色和科创元素的新园区。
招商时,他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将园区企业普通的注册地址变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对他们而言,这是服务企业的使命体现及对入驻企业进行品牌背书的一种担当。“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片热土上,我们以‘开荒牛’的奋斗精神打造与‘合伙人’共成长的园区理想,接续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的使命。”王大伟说。
李阳阳是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工作者,街道有成片的旧式里弄和棚户简屋,是旧改攻坚的最前沿阵地。作为一名参与旧改工作的青年调解员,他开展超过100次协调会,成功率超过98%,被居民称为“金牌调解员”。
“旧改调解中最难的是,每一笔账都很难算明白。调解员能做的是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每个人的最低心理预期,改善最困难人群的居住环境。” 经过多年磨练,90后李阳阳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带领更多青年社区工作者投身基层社区治理。
== “新青年”对话“老开发” ==
青年要有气度胸怀,也要有进取精神
主题微访谈请来两名重磅嘉宾,“老开发”焦亚蛟和芮晓玲。
1993年,浦东新区首次面向全国招聘干部,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那年通过招考,焦亚蛟从吉林来到浦东,先后担任了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工委书记等职务。
曾任浦东新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副主任的芮晓玲与浦东结缘,还有段小插曲。当年,身在杭州的芮晓玲注意到招聘时已过了报名截止时间,犹豫再三后她写信给浦东组织部,没想到两周后收到了手写回信,还寄来了招考启示和报名通知,让芮晓玲深受感动。
“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总书记的讲话让两位“老开发”心潮澎湃。
他们的经历感动着新时代青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浦东青年,居尔煜请两位“老开发”传授奋斗密码,“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青年要去了解历史,改革开放是奋斗出来的,青年要牢记使命,踏实奋进。”焦亚蛟表示。芮晓玲给出的解码关键是“自主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新的飞跃。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更需解读浦东发展密码,从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等方面创新,实现城市发展新飞跃。”
同济大学“95后”李芸舟代表青年问出了心声:“想听两位老师的建议,新时代青年如何在成长中将小我融入大我?”
两位“老开发”表示,青年要“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也要有“功成未必有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进取精神。
云平台汇集浦东优秀网络作品
活动现场,青春上海联合B站、喜马拉雅、阅文、小红书推出的“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网络作品展示平台正式发布。主题微团课《青年大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特辑》,动漫《浦浦东东奇遇记》,短视频《魔都最励志青年》《奔跑吧,优等生!》,原创歌曲《一路向东》等优秀作品片段在现场展示。
此次宣讲由团市委联合浦东团区委共同举办,旨在通过开展青年讲师团主题宣讲,面向上海青少年讲好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讲好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从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深刻认识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单少军,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上官剑,市文明办副主任蔡伟民,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团市委挂职副书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戴冰,浦东新区团区委书记林廷钧,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沈功玲,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陈殷华,市教委德育处调研员江伟鸣,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各市属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上海青年讲师团成员等出席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