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沪语达人,留住舌尖上的“根”
2020-12-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周紫薇/图、视频

方言是一座城市的个性。当这种个性遇到短视频,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在抖音,科班出身的沪剧演员、说唱厂牌主理人、以及搞笑博主们用诙谐、调侃的手法制作一个又一个诞生于沪语,但又被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爆点”。而这些沪语短视频奇迹般的传播度,也给他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抖音,吴侬软语可以很潮,可以搞笑,可以是破百万的“爆款密码”。

>> 有腔调 <<

 沪剧演员的“不正经”科普 

徐祥

沪剧演员徐祥最近“出圈”了,成了一名“沪语网红”。他在抖音上一共有104万的粉丝,其中短视频作品“上海人眼里的在上海停车”播放量近千万,点赞量近60万。

在视频中,他买了新车,却因没有车位,只能骑着共享单车回家。他一边骑,一边忧伤地用《追梦人》的旋律,画面颇具喜感。

他的抖音账号有4个合集,“市民徐先生”是人气最高的系列。视频里,那位心直口快,时不时爆出“金句”的徐先生就像是上海老百姓的缩影。“我发视频的初衷始终是为了展示一个海纳百川的上海。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秘密,而方言就是打开密码的钥匙。”

虽然视频搞笑轻松,但徐祥本人却对上海话科普,有着一种颇为严肃的态度。沪剧演员徐祥有过11年滑稽戏从艺经验,还担任过沪语老师。他说:“相比上海的发展,上海的方言已经到了一个很悲哀的地步,这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疫情期间,不少演员纷纷开设抖音账号,发布宅家练功的视频。而沪剧演员徐祥则萌生了做沪语科普视频的想法。社交网站上的爆红也让他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徐祥的每一个视频切入点都经过精心设计,我们既能看到一位普通市民的日常吐槽,又能感受到方言的文化魅力。科班出身的他可以自然地念一段沪语版的《繁花》,品读上海话文读蕴含的人文与趣味,也可以模仿作秀抖包袱,让观众捧腹大笑。

“推广上海话,这些年一直有专家在做,但是效果一般,但没想到2020年,我们通过抖音做到了。”在他的个人简介上,写着“用生命传播上海声音”,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普及推广上海话,让更多人听到,他想一直坚持下去。 

>> 真来赛 <<

 上海rapper的沪语说唱 

林吾耀及51嘻哈厂牌表演沪语歌曲

“‘一不当心’做出来,‘一不当心’上传了,‘一不当心’成了爆款。”林吾耀用三个“一不当心”来形容上海魔改系列的走红之路。 

林吾耀、阿年头、娃娃三个人来自51区嘻哈厂牌。疫情时期,演出和拍摄都陷入低谷,无意中上传的魔改作品,让这几位上海说唱歌手看到了新的希望。

上海话版的“塑料兄弟情”、上海话版的“地铁囧事”、上海话版的“吃错药”……在魔改作品中,上海话可以应用到任何场景。为了达到效果,他们往往会选搞笑动画视频进行二次“魔改”,让“笑力”再次升级。

林吾耀负责男声、娃娃负责女声、阿年头负责配字幕,时不时还要加一些混响和效果音。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磨合,一部魔改作品就诞生了。

作为rapper,就连搞笑视频也要见缝插针地来一点“音乐私货”——短视频里总是能听到他们的沪语说唱:“上海话怎么会这么有趣/歌配音唱沪剧怎么都好听/珍珠奶茶切起来真额扎劲/欢喜海派清口上海滑稽戏”……

rap普遍给人一种离经叛道的感觉,而沪语rap《上海魔改》却显得温柔而充满情怀。“我们当时想做一个符合沪语调性的作品。”林吾耀回忆道,当时他们因为魔改系列上了一档沪语节目,而沪语rap正是他们的最大的亮点。

说唱的本质是表达,歌词容量巨大,理论上来说,可以写下任何想写的话。原创的沪语魔改动画配音和沪语rap,新颖的表演形式让许多观众对沪语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粉丝在后台留言:“感觉上海话很好听,有一种想学的冲动!”也有身在外地的上海人听到久违的乡音,特地私信感谢他们。

一种语言的背后,是一群人的连结感。林吾耀是这样形容这个组合的独特之处:“会配音不一定会唱歌,会唱歌的不一定会配音。”在他的眼里,“魔改”两个字可以这样解释:“既是魔性的改编,也是在‘魔都’的改编。”

用魔都的声音,说出魔都的故事,这就“上海魔改”系列最大的价值。

>> 老嗲额 <<

 教你上海方言的“上海小马哥” 

沪语小马哥

朋友帮帮忙,是帮什么忙?甩你三条横马路是哪三条路?额头为什么要碰到天花板啊……抖音博主“上海小马哥”经常发布自己的原创沪语作品,用当下最潮流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让他们对沪语产生兴趣。

“抖音针对本地的推送机制,也让我获得了一批上海的粉丝。”更多的上海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闲话”,他相信保护上海话、传承上海话这件事,自己也能出一份力。年初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他上传了一条上海话短视频,突然就成了“爆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个月,涨粉几十万。

“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只能在沪剧里听到上海话”这是他做视频的初衷。“上海小马哥”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上海长大,但是长大后却发现,说上海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为了继续打造“爆款”,日常生活和网络段子都是他的灵感来源。那些好玩的、搞笑的、真实的体验都被他改编成简短的小视频,引发更多人的“会心一笑”。

他说:“希望通过抖音来分享上海话的特点和习惯,让更多人了解沪语的魅力,进而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周紫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