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共鸣还是与世界独处?这些书店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2021-01-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陈嘉音/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少实体书店关门结业。但一年过去,不少实体书店从疫情的洗牌中挣脱出来,更有一些实体书店全新开张,累积起了“生”的希望,也给了整个行业以信心。

面对疫情,实体书店如何倔强挺立?又如何寻求新突破?近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这些城市里的“文艺青年聚集地”,对话那些“逆势而上”的书店店主。

== 神兽之间 ==

 业务扩展|都市青年的文化空间 

走进闹中取静的八号桥创意园区,一家名为“神兽之间”的书店隐于深处。打开大众点评,你会发现它已长期雄踞“书店榜”的前几位。

时间回到年初,这家书店却经历了一场鏖战。

去年1月2日,神兽之间开业,20多天后,新冠疫情爆发。当月,书店线下客流几乎为零,计划全被打乱了。

“收入刚能抹平书店的水电费”,重重压力下,蒋巍也考虑过是否需要及时止损,最终还是“熬”了下来,坚持没有闭店。“大家对书店的关注度其实还是比较高的”,蒋巍判断,疫情之后,人们会希望在线下体验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而书店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既有空间的美感,又有思考的深度。

书店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园区的租金减免优惠也让蒋巍送了一口气,帮助书店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疫情之后,客流量慢慢恢复。让蒋巍颇感意外的是,4月底,“神兽之间”登上上海大众点评网书店“好评榜”的榜首,“没钱花在营销上,装修也是‘直男式’的工业风,竟然上了榜单!”

一夕之间成为“网红”,在蒋巍看来,这要归功于书店聚焦“都市青年文化”的精准定位与其带来的口碑效应。

实际上,从名字开始,“神兽之间”就已将书店的目标消费群体阐释清楚——神性代表逻辑,兽性代表审美,神兽之间即为人性之美,“神兽之间”,寻找的是对逻辑与审美感兴趣的阅读者。

相比几千平方米的大型书店,面积只有300平方米的“神兽之间”在书籍的“挑选”和“陈列”上做足功夫,搭建了一个涵盖16门学科的知识框架,每门学科分“好奇—进阶—深入”三个梯度,且均有一个副标题:“经济学:反直觉的洞见”“社会学:帮助我们发现因熟视而无睹的身边之物”“历史:拓展我们所能体验到的世界的纵深”……“很多年轻人想要了解新学科,但不知道入门书籍是什么。我们希望能帮他们解决这一痛点问题。”蒋巍说。

特别的是,“神兽之间”决定直面电商平台的低价竞争,主动选择“京东自营”平台同价,甚至连不定期的满减等活动也完全同步。对读者来说,线下付款不再是“做慈善似地为情怀买单”,而是为了享受更多线下的“增值服务”:图书借阅、文创产品、自习空间、线下活动、线上课程……“对书店来说,这也是一种解放,我们选书就变得很自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这本书好不好卖。”

专注于艺术、审美和逻辑,让很多“懂行”的年轻人进店逛一圈后,不禁有“这个店太懂我了”之感。蒋巍时不时能碰到一些让他感到“惺惺相惜”的读者,“能get到我通过陈列想表达的东西,或者是埋在标语里的一个梗。”

喜欢交流的店主,还辟出店面的一小半区域,打造成属于青年人的复合文化空间。店里有按照音乐脉络布置的黑胶唱片墙、有约瑟夫•科苏斯装置艺术名作《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复刻版、还有中信出版社联名举办的“李智慧的生存游戏”桌游活动……安静的阅读区与热闹的活动区分别设在书店“两翼”,既不会互相打扰,又能透过玻璃间隔遥遥相望,了解对方的乐趣。

工作日下午两点,三四位顾客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和书籍坐在店堂深处,在附近工作的武小姐在咖啡桌前埋头阅读,“我从书店开业时就来了,这里的书都比较少见,环境和氛围也相当好。”

一家“逆势而生”的书店,却在大众点评的书店榜单中名列前茅,引起众多年轻人的共鸣和喜爱,靠的不仅是出售图书、文创或咖啡,而是把各种丰富优质的文化生活方式推荐给年轻读者,营造出“青年生活社区”的氛围。

== FILM电影时光 ==

 线上线下文艺青年的“宝藏书店” 

疫情后新开的几家艺术类书店,则成为沪上文艺爱好者的“宝藏根据地”。

在新华社区的一个公寓里,“胶集”黑胶文化共享图书馆的创立,像是一次“危情中孕育生机”的尝试——今年,很多人因疫情困于家中,与音乐相伴,向店主借唱片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店主将这间十几年的工作室打造成一个黑胶文化共享空间,“与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去年12月底,因为疫情而延迟开幕的朵云书院•戏剧店也终于和大家见面,迅速成为戏剧和阅读爱好者的“桃花源”。

和胶集、朵云书院一样,去年8月,FILM电影时光书店一开幕,就吸引了许多疫情期间去不了影院的电影爱好者,从另一个角度走进电影的世界,探索荧幕背后的秘密。

位于安福路上的永乐汇322园区内部,FILM电影时光书店设在一栋三层的西班牙式住宅内,花园洋房和绿植的搭配、圆拱形的窗加上墨绿色的门框,颇有复古气息,让人不免驻足停留。

其实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曾入驻此处。此后历经多次变革,上海著名的内部电影放映影院永乐宫和上海联和电影院线都曾在这一园区开办。可以说,这栋洋房见证了上海电影事业的诸多历史性时刻。

这些曾经的电影文化基因,随着书店的开办被重新唤醒。

走进书店,地面上写着“电影人入口”“请进电影时光”,颇有仪式感;走廊尽头,伫立着一台老式电影放映机,传递出胶片所具有的年代感;中庭是个小型放映厅,空间宽敞,循环播放着默片;继续往里走,还有适合静下心来阅读的安静空间。

据店员李晓霏介绍,店内收录了600多本图书,有电影原著小说、影人传记、认识戏剧、电影艺术设定集的分区,总之全都与电影一事息息相关。为了保障选书的专业性,书店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进行深度合作,参与书店日常运营及各类电影文化活动的策划。

书店深处,有一间装扮古雅的“名人书房”,里面陈列着电影评论学会专家会员的签名本著作和他们推荐并捐赠给书店的电影书籍。此外,还有不少珍贵的电影史料,比如《电影故事》合集,1950年到2013年的国产电影目录等等。虽然这些书都是“非卖品”,但可供读者在店里随意翻阅,这也使得书店兼具了图书馆的资料阅览功能。

“很多电影专业的学生会过来,一些电影人、导演、编剧也会来这里聊聊剧本。”李晓霏回忆道,“从客人变成朋友,互加微信的特别多。”

疫情期间,还有滞留国内上网课的留学生找到李晓霏,“反正我也暂时回不去,能不能去你们书店免费打工?”

这里不仅是一家充满着电影氛围的专业书店,更是一个海派电影人线下聚会、交流灵感的“客厅”。每周,店内都会举办各种电影主题沙龙活动,让这座城市与电影关系最密切的一群人,畅谈书、书店与电影。

“店里的书籍都选得特别专业,陈列得也很有艺术感。”误打误撞走进书店的万同学说,与Film电影时光的“邂逅”给了他“不小的惊喜”。

疫情的出现,还让书店加快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脚步。

三月,电影沙龙还无法在线下举行,电影时光书店在B站上尝试以视频直播的方式,每周进行一次线上活动。“人数最多的一场有1万多观众吧。”李晓霏介绍,线上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读者足不出户也可以聆听影圈大佬的思想碰撞。

不过,线下空间的体验感仍然无法替代。夏季,每周五晚,书店前的小院子里还会放映露天电影,附近的居民聚在一起,老熟人们聊聊家长里短,讨论电影情节,回忆过去的时光,不定哪次就能邂逅电影圈里的重量级人物,未尝不是奇遇。

== 多抓鱼 ==

 循环经济|网红安福路上的“二手书店” 

踩着2020年尾巴开业的多抓鱼循环商店,仿佛是一只在安福路树梢上睡觉的白猫,为街区带来慵懒、亲和、暖洋洋的色彩。

循环经济的概念已经屡见不鲜,二手书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2017年5月,多抓鱼上线了。它的Slogan叫“真正的好东西值得买两次”。每一本在多抓鱼出品的书,至少都经过一个小时以上的臭氧消毒。整洁、文艺、新的文化价值,多抓鱼彻底打破了大家对“二手书”的传统印象。

“我们是一家促进优质书籍循环的商店,用人话来说,就是二手书店,只不过我们开在微信里。”多抓鱼创始人猫助这样解释道。

如今,多抓鱼公众号用户量超过500万,累计已循环1300万册图书。线上每天收购和售出的图书约2万册,卖出一本书的时间中位数是19小时。

前不久,微信上的“大白猫”摩拳擦掌,从线上跳到了线下。

多抓鱼第一家店开在北京大望路电影产业园里。“北京店选址在办公室旁边,万一出了什么状况,我们就可以随时过去抢救一下。”店长思凡说。经过“试水”的第一家多抓鱼书店,以及随后的快闪店,多抓鱼迭代了陈列、服务流程,库存系统。显然,这个三岁的品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现在对做实体店比较有信心了,所以想来上海找一家店看看。”

为什么要将“窝”安在上海最酷、最热闹的安福路上?

在店长思凡眼里,城市中的年轻人不只看品牌,更多是看自己的眼光和挑选能力,他们更接受二手的这种形式。“这对于我们打开更多的门店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和城市是一种互相选择的状态和关系。”

店主思凡介绍,上海的这家门店比北京多了二手服饰品类,一共有三层空间,681平方米。二楼有大约15000册书籍,三楼是服饰区,有1500件二手衣。而且多抓鱼的用户还会不断卖来二手产品,增加店里的选品库,并不需要担心店内陈列的更新速度。

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前来“打卡”。从文学、哲学、历史、美术、诗歌到建筑、设计、手工艺、电影、音乐、生活方式、漫画,基本一家大型书店会有的品类多抓鱼都有卖,并以不同的方式分类摆放。

不过,在多抓鱼买书,没有手机不行。

店里的购书者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拿起书翻阅一会儿,再翻到背面,扫码查价。价格合适,直接抱到收银台结账。“在多抓鱼,买书是会上瘾的。”一位读者说道。

“说到二手物品,其实有一个令我非常感动的地方,就是二手物品往往有它自己的故事,它都带着上一个主人的回忆,这也是多抓鱼名字的来源,是一个法语单词,déjà vu。”多抓鱼创始人猫助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即视感,就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当时觉得这个词非常符合我们逛二手店的时候,看到一个心仪商品时候的感觉,就是会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

而从中文语境上看,流水般的“淘书者”正如那只招牌上的小猫一样,随着喜好捞取喜欢的“精神食粮”。

不张扬、不喧闹,轻松、文艺、有趣,在凛冽的冬天,这家新开的二手书店,用年轻人负担得起的价格,带给他们丰富而愉悦的购书体验。

现场,有一位购书者来自浦东,她是一位多抓鱼小程序的老用户。她说,自己习惯在豆瓣和多抓鱼上写一些短评,推荐一些被埋没的好书,让那些看起来晦涩冷门的书活起来。“在这里,大家都是一类人。”她评价道。

走出书店,能看到阳光照在梧桐树,树的影子投射到原木招牌上。无论是奶茶色马赛克墙面,还是圆弧状拱门,亦或是里面的书和人,都让这家二手书店散发着一种温和而包容的气息。

== 城市不眠 ==

 24小时书店|社交媒体上的共情相逢 

今年中旬,上海金桥天物空间内开出了一间玻璃房书店——“城市不眠”。之所以取名“不眠”,就因为它是一座24小时营业的书店。

让金桥的市民有“归属感”,这是书店最初的目标。“24小时营业肯定是一个不赚钱的方式,但是我们想成为这样一个空间——如果大家想找一个学习和办公的地方,就能想到我们。”店长邢娜娜告诉记者。

在设计之初,城市不眠的老厂房工业风就十分抓人眼球。书店共有两层楼600平方米,视野十分开阔;loft两层挑高结构有着满满的神秘感;一整面书墙也给到访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书店开业之初的剪彩活动被取消,人流量和话题度也一直反响平平。

转机发生在五一假期。“突然人就多了起来,大众点评、小红书上开始有一波又一波人‘慕名打卡’。”店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们也没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网红’。”

在邢娜娜眼里,“网红”是一个褒义词,她期待在社交媒体上与年轻人有共情的相逢。“它代表着书店文化得到了年轻人喜爱,无论是颜值还是内容,只要年轻人喜欢来,愿意来,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小红书上,城市不眠书店还有一个“上海礼品店”的外号。这主要是因为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我们和很多设计师品牌都有联合,推出种类丰富、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同时依托专业的创意设计团队,提供文创产品定制。”

书店的“跨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其实,实体书店走到今天,只依靠纸质书销售的商业模式已经过于传统,大多都已改走多元化经营的复合路线。如同其他的网红书店,城市不眠书店同样以“书+咖啡+文化活动”为核心经营模式。

作为城市不眠的店长,邢娜娜经常和同行交流,在休息日也会去其他书店逛逛。什么样的书店人气高,什么样的打卡点已经太多,什么样的空间是稀缺的。一圈一圈逛下来,心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我们的目标不是上来就很宏大,只是突出温暖和潮流,想把日常的小细节,埋在书店的各个角落。”她介绍道。书店整体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分为倚墙而立的架上书籍、展厅中心有精美的潮玩文创作品展示区、读者休息区、可容纳50到100人的梦想剧场。这里集合了放映厅和礼堂的双重作用。

“没有活动的日子里,我们会不定时放映一些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吸引亲子过来放松休闲,二来,万一有“熊孩子”在书店内玩耍,也可以请他们进来看一部动画片,不打扰到其他客人。

此外,在读者休息区与饮品吧台之间,还有设计巧妙的隔断作为手作类艺术作品的展示区域。沿着极简的黑色折角楼梯,可直抵二楼的时光客厅,在二楼可全视角俯瞰一楼和窗外的场景。二楼还有隔空吊梁式走廊,可以从这一头走至另一头,三面通透的小空间同时也与天物艺术中心相连,以便读者一方赏夜,一方静享一个人的夜读时刻。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夜读的人和温热的灯在冬夜融为一体,夜间的书店像一个个会呼吸的盒子,灯光透过玻璃照射到窗外摇曳的枫香树上。

作家理查德•耶茨笔下的“孤独”有11种,无论你属于哪一种,都会有庞大相同属性的群体与你在同时间、同空间里共存着。城市不眠为每个孤独的人留一盏灯,愿那些深夜有故事的人,在城市里找到归属,在书店里找到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陈嘉音/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