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推出城市运行“数字体征”,助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2021-01-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很快会推出城市运行的“数字体征”,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赋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同时,通过更全面地感知、预判城市的运行情况,来实现更智慧地“高效处置一件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今天在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2021数字上海新风景”系列访谈节目时带来这一好消息。

已在市区街镇三级建立城运中心和城运平台

上海的城市运行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最前列。徐惠丽说,目前上海已在市区街镇三级建立了城运中心和城运平台,同时,希望在全市建立一套更好体现“观管防”一体化城市运行的管理体系。

“这个平台上,更多的政府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在城运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共享以及融合,” 徐惠丽进一步解释说,可以简单理解这件事,就像现在市民购物,可能很难在一个线下的购物场所一站式买齐所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大家还爱在网上购物?因为大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

因此,城运中心也是解决了部门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在这样的平台上围绕“观管防”体系的建设,让更多的资源可以在这里技术集成、共享并且让资源发挥出新的效能,推动城市运行更加高效的处置市民的额需求和城市运行过程当中的难点问题。

据称,今年,上海还将以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的起点和新的台阶,聚焦数字治理,再一次拉开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城市运行的新起点。

城市智慧管理多了“放大镜”“望远镜”和“内窥镜”

上周,上海市经历了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气温的骤降对城市的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虽然这两天气温回逐渐回升,但是热胀冷缩可能会对水管造成一定的压力。上海城投水务集团供水分公司管网运监中心主任吴潇勇介绍,通过供水管网中的3万多个传感器,很多时候,在接到市民电话前,抢修人员就已经出发赶往现场了。这背后主要是全市已经对将近9000个小区进行水量监控,一旦小区有漏水发生或者水压异常的情况,可以提前进行处置,及时派出维修队伍赶赴现场进行管道维修。

“要为一线的水务工作人员点赞,他们现在真正做到让预警跑在老百姓的报修前。”徐惠丽如是指出。实际上,上海全市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目前已达到上千万个,水务、交通、玻璃幕墙等各方面的数据,可以实时向一网统管平台汇聚。此外,上海很快会推出城市运行的数字体征,通过更全面地感知、预判城市的运行情况,来实现更智慧地“高效处置一件事”。

以防台防汛举例,徐惠丽说,目前有26个点位气象的实时数据预报,有157个水位的监测点还有550个雨量的监测点,公安、交通等部门1000多个点位的视频监测,包括全市1418个排水站,2.8万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736个疏散点等等,这些数据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们在台风期间城市运行很重要的体征。

未来,随着数字体征的汇集,一座数字孪生城市也将呼之欲出。“不是传统建筑领域上数字孪生的概念,我们希望能够还原‘活着’的城市,尤其是更关注我们的市民在城市运行过程当中大家的感受,更好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以孪生的形态呈现出来,让我们更好地感知大家的需求,更精准地提供我们的服务。”

统计显示,全市已有50个部门185个系统730个应用接入“一网统管”平台,针对不同处置场景,各部门业务流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们感觉多了三个镜,一个是放大镜,把原先看不清看不见的城市问题放大在眼前,更好地调集部门资源解决。同时增加了望远镜,更好地预警预判问题,我们的工作主动和协同性就比原先要增强很多,还有一个镜是内窥镜,大数据分析也帮助我们各个部门和全市的城市运行体系在不断提高效率。”徐惠丽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