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首演,海派皮影持续升级挑战敦煌色彩
2021-01-2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今天,大型多媒体皮影戏《九色鹿》拉开了上海木偶剧团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这也是上海木偶剧团大修开馆之后的首部新作,“新场馆、新形象、新剧目”这个系列活动的亮点,《九色鹿》将于1月23日正式上演。

 《花木兰》之后再来多媒体皮影戏《九色鹿》 

在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大获成功之后,上海木偶剧团新作再推皮影戏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只是《九色鹿》堪称多媒体皮影戏的2.0版本,各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九色鹿》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是充分挖掘中国题材与敦煌文化魅力的又一次尝试。导演胡雪桦之前也是《花木兰》的导演。他说,作为电影的老祖宗,皮影戏只有不断发展,也能获得新的生机。

其实在《花木兰》中,上海木偶剧团已经尝试了电影银幕与皮影的结合。胡雪桦说,电影是正影,而皮影是背影,两者是矛盾的,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显得突兀,这对木偶工作者来说是一大挑战。《花木兰》是黑白皮影,处理上面还稍微容易一些,但造型源自敦煌壁画的《九色鹿》对色彩格外讲究,这就需要新的突破。

从现场的演出来看,《九色鹿》打破了皮影只在影窗后操纵的传统表演模式,创作团队首次尝试荧光皮影与传统皮影交汇融合的创新,将表演空间延伸至台前,突破皮影表演二维局限,升级三维呈现。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记者了解到,《九色鹿》将作为上海寒假和春节档的重要文艺演出,一直持续到2月16日。

 上海木偶剧团场馆改造对标国际一流剧场 

《九色鹿》的创排是上海木偶剧团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在创作时上海木偶剧团也尝试了“以戏带人”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剧团青年团队作为创排的中坚力量,通过“名导+名师”的双重保障,和信任开放的创作机制,为提高培养青年演艺人才能力搭建有效平台。尤其在疫情期间,演创人员克服困难,实行“线上工作坊”与“设计制作”双轨并行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次场馆改造之后,上海木偶剧团有两个剧场,一个是“木偶剧场”,一个是“木偶BOX”,无论是演出,还是展览、互动硬件都有大幅度提升。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告诉记者,此次木偶剧团场馆改造就是要对标国际一流剧场。新场馆合理利用每一个空间区域,包括展示厅、剧场、开放演艺空间、休闲区域等,将场馆打造成集展览、观赏、互动、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元化空间。

随着新场馆的开放,演艺空间变大了,两个木偶剧场的打造和多个演艺实验空间的拓展,将助力剧团更好地汇聚资源、跨界融合,扩大人群;展厅展品也更丰富,展示手段也更现代了,更多多媒体数字手段的利用,让这里成为孩子探索优秀传统艺术的文化乐园,成为孩子接受美学教育、快乐成长的“摇篮”。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上海木偶剧团用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打造了一个面向全年龄层、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新地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