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以刊育人,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2021-01-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对于引领科技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术人才,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此次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建议,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擦亮上海文化品牌。在她看来,一流期刊的建设,对于青年学人的发现和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科技期刊建设短板突出 

是时候让科技期刊触底反弹

科技期刊是发布学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媒介。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并影响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

长期在期刊界工作的秦钠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建设短板突出,国际显示度低,学术影响力弱,全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的只有200余种,载文量不足3万篇。“如今,是时候让科技期刊触底反弹了!”

以上海来说,目前拥有各类科技期刊377种,基本涵盖了数理化天地生各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术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与国际著名期刊相比,单刊的影响力和出版实力,却仍有不小的距离。

在她看来,这样的现实,不仅无法与上海出版业曾经的辉煌相比,也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实力极不相称。

 培育世界一流期刊 

培育和引进相应的出版人才

当前,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正在争创国际一流。特别是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示,要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如此种种,都让秦钠感到,要把我国的科研最新最优成果留住并发表在我国自己的科技期刊上,这既是学术自信,更是文化自信,因此,快速提升科技期刊的实力和质量,应是当务之急。

秦钠说,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近年来,已经通过试点先行、奖励优秀、经费资助等措施,推动了一大批科技期刊的进步。她建议,进一步以上海市科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协、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多家联手,从本市科创中心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立科技期刊专项资金,致力于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并培育和引进相应的出版人才。

“我们可以设立国际影响力专项,助力国内名刊成长为国际著名品牌期刊,同时,设立集群化专项计划,提高出版实力,并建设英文出版平台,创办有影响力的英文期刊,鼓励中文期刊探索特色发展之路。”除此之外,秦钠强调,不能忽视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性。

“加把劲的话,上海一定能够继续领跑,这也是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力。”秦钠说道。

在她眼里,科技是无国界的,先从科技期刊入手“走出去”的同时,进一步繁荣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当是另一条腿要走的路。

 以刊育人 

一流学术期刊应进一步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作为一份学术期刊来说,有着基本的四大功能:传播功能、育人功能、学术交流的功能,以及文化知识传承功能。特别是“育人功能”,秦钠身边就有让她无比激动的事例。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是2018年的一份新创刊,作为全球首本专注电化学能源领域的英文综述期刊,定位是国际高端学术期刊。在创刊伊始,就组建了国际化的编委团队。

“其中,由2位海内外院士主编率领。通过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国内外编委团队,与国际合作方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的合作对接,使优秀青年学者在专攻尖端研究的同时,以编委的身份组稿审稿,获得更快发展。”秦钠说,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的特邀综述论文,在EER 2020年第4期出版,这对国内出版人才、编委团队的培养,都有深远影响。

在哲学社会期刊领域,同样如此。“我们有一本期刊叫《社会》,是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亲自指导下创办的。如今,在国内社会学领域里已属顶尖,选用标准虽高,但一直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青年学术人才,并鲜明提出‘作青年学人通往学术之门的第一块铺路石’。”

该杂志采用匿名评审制度,在稿件遴选上抛弃作者职称、职务、头衔以及项目资助等外在因素,纯粹以学术质量为评价标准,使得青年学人能够同资深或知名教授平等竞争。同时,杂志在匿名审稿人选择、评奖等方面也注重向青年倾斜。

“其中有一名本科生作者年仅22岁,他的观点立论非常前沿,我们就手把手地教他来回修改。后来,文章发表了,对他的一生都影响深远。如今,这位本科生已经成为了一所著名高校的中坚力量。他还记得,自己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在《社会》上刊文,有了最初的学术自信。有一位作者,在我们的帮助下最多改了9次。”

秦钠说,近年来,《社会》逐步成为社会学领域青年学人成长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社会》的学生作者大约50人,绝大部分毕业后继续从事学术工作,其中40余人进入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这也让她坚定地认为,以刊育人,一流学术期刊应进一步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对从业者来说,则更要有一份“敬畏”一以贯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