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夜以继日!昭通路这支青年突击队与时间赛跑
2021-01-28 青年

青年突击队夜以继日作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通讯员 李洁/图

在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的一线抗疫中,外滩街道党工委迅速组建了以机关和昭通路居委11位年轻党员为主体的青年突击队,夜以继日作战。他们发挥青年人体力好、嘴巴甜的优势,在居民区里展开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让群众积极配合核酸采样和转运、为年老体弱者送饭上门,以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的大局意识,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1月24日下午,昭通路相关生活居民全部实现有序转运。1月27日,街区正式展开全面消杀工作。至此,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通过与这个青年突击队的核心成员对话,来回溯这场战斗中难能可贵的暖心瞬间。

 ==  七朵“姐妹花” == 

七朵姐妹花集体照

看起来积极阳光,心里却绷着一根弦

在这场战役中,年轻人冲在火线,老同志也当仁不让。当街道的主力男青年大多被调派至酒店隔离点时,街道社区党建办的7朵“姐妹花”叶琴琴、卢文华、易敏婕、张睿婧、陈亦娇、忻文菁、张家婧义不容辞地冲向了社区最前线。

外滩街道团工委书记张睿婧,作为这次外滩街道的青年突击队主力队员全程参与了居民配合封闭管控、核酸检测和开展转运工作。在张睿婧回忆的时间线里,我们也能窥见这次“战疫”背后的速度和成效。

1月20日晚上起,街道机关和昭通路居委青年干部陆续接到任务,张睿婧二话没说,就赶到了昭通路居委。此次外滩街道“战疫”现场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外滩街道青年党员抗疫突击队也在此成立。

张睿婧

起先,这个临时成立的一线青年突击队成员,是以85后、90后的外滩街道机关和居委青年党员为主,随着“战线”拉长和“战疫”需要,下属单位干部和其他居委社工也纷纷加入到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增援队伍中。

由最熟悉居民情况的居委干部带队,突击队被分成了5个小组,按照片区为单位,协助开展居民核酸检测、上门送食品以及闭环转运工作。1月21日下午,闭环转运开始后,张睿婧负责了大部分的转运协调任务,包括与居民、登记人员、护送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帮助居民登车和协调车辆安排、集中隔离宾馆点位等。

1日22日,所有人的工作量达到顶峰。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厚重的隔离服和装备让视线一片模糊。核对人员信息成了一件艰难的任务。多亏区机关和兄弟街道青年干部的帮助,闭环转运工作才能有序维持。

“当时,我们有一位因工作关系调至瑞金二路街道任街道副主任的同志刘瑛。她说,‘娘家’有事,肯定一定要回来帮忙。这一刻,我感到,无论是新外滩人还是老外滩人,大家都不分彼此,只想尽快战胜疫情。”张睿婧说起当时最真切的感受,各位工作伙伴紧绷的是心里的一根弦,可是心态上却积极阳光,彼此相互支持。

青年突击队负责转运协调

嘴巴甜体力好,年轻人用真诚“推动”群众

让张睿婧印象深刻的是,街道主要领导带领全体街道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齐心抗疫。自1月20日晚得到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可疑的信息后,外滩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琦宁、外滩办事处主任孔翼菁在前方指挥部几乎不眠不休,和街道干部一起打好抗击疫情“阻击战”,成为街道抗疫“大军”的“定海神针”。

伴随着闭环转运的进行,街道还先后抽调了20名年轻男性党员干部前往集中隔离宾馆协助开展居民疏导、协调对接和问题处理,落实好14日隔离期管理工作。1月23日凌晨两点多,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居民基本完成转运。

截至此时,共转运了近1800多名居民。特别巧合的是,站完“最后一班岗”,街道社区党建办的7朵“姐妹花”全在现场,大家彼此相视一笑,主力“男丁”大都去了隔离点,留下来的7朵“姐妹花”依然巾帼不让须眉。

1月24日晚,所有隔离人员均已完成转运,大家总算得空可以稍微缓口气。但紧接而来的是一项新任务,伙伴们又对居住和工作在中风险区域的人员连夜开展深度排查。

在一线群众的疏导工作中,除了体力好,这些青年人还充分发挥了嘴巴甜的优势,迅速就和居民区里的爷爷奶奶们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

“别看我们90后的小姑娘柔柔弱弱、细声细气,可是工作干劲一点也不差,连续在一线加班加点,在办公室糊弄一下就是一觉,我们老同志特别心疼她。”张睿婧说道,昭通路居民区里也有很多外地居民,现在街道里新来的年轻人也是“海纳百川”,各地都有,这些优势都在一线发挥了作用,让青年干部们很容易“扎根”到群众中去。

青年突击队队员为居民送餐

三个细节,最终锁定胜利果实

转运居民时,有三个细节让张睿婧记忆深刻。第一个细节是,在沟通转运一批居民的过程中,有一对老夫妻,老爷爷登记时只登记了他自己,以为只要这样夫妻俩就都可以上车了。但是这次转运严格要求一人一证、对号入座,于是老奶奶就被老爷爷“漏掉”了。经过协调,张睿婧为老奶奶增加了一个位置。

第二个细节是,居民之间守望相助,自发在现场帮助已经失了“声”的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以及疏导邻里的情绪。“你能感受到,他能理解你的工作,你也能为居民的默契配合加油鼓劲。”张睿婧有感而发。

第三个细节是,在帮助一户居民转运登记时,老年夫妻倒是很配合,但因为老爷爷是坐轮椅的,家里小辈有点着急了。这时候,反而是老奶奶开始劝自己的孩子:“工作人员已经很辛苦了。”小辈们立刻不发声音了。这一句话的分量足以让张睿婧生出无限的能量,一切付出都值了!

 ==  五个“兄弟连” ==

任霄峰

革命战友,结下“过命”的交情

任霄峰是外滩街道服务办的95后干部。作为街道抗疫青年突击队的机动部队,这些天一直战斗在昭通路居民区一线。“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正是对这位95后男生最贴切的形容。

第一时间引领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半夜三更执行突发转运任务、开展行动不便老人的搬抬工作、现场维持秩序……这些场景里总能看到任霄峰的身影,和他一样留在居民区展开行动的稀缺男生只剩下了5个“兄弟连”任霄峰、陶幸、倪盛吉、陈越和李瑞。几个人之间相互帮衬,谁累到爆,其他人就上来顶一顶,这个过程中还夯实了革命友情。

从之前的常态化抗疫,到一下子被顶在了“风口浪尖”,任霄峰坦言:“压力肯定是大的,既有身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从1月20日接到任务开始,作为街道里年轻力壮的男人,熬通宵已是家常便饭。最紧张的时刻就是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的初始阶段。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面,任霄峰和同事就直接在单位里和衣而眠。

第一阶段的普通居民转运工作分批次进行,很快就进入尾声。在任霄峰看来,转运的难点在于第二阶段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转运。许多人没办法走路,只能背着、抬着他们送出家门。转运工作变成了“体力活”。

五人合照

守望相助,寒冬中涌动着暖流

有时,社区的其他居民也会前来搭把手,该出力出力,该出“智慧”出智慧。而对于那些高龄老人,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也帮了大忙。当一些群众,特别是高龄老人还在犹豫不决时,邻居一出场,通过亲自“现身说法”,很快就能做通邻里的思想工作。

有时一辆转运大巴车,要前后等候五六个小时才能出发去隔离酒店,这时候出现情绪波动在所难免,经常是邻里之间相互打气,互帮互助挺过难关。任霄峰还记得,当时一辆大巴车上坐着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因为晕车出现了呕吐。一个老阿姨一直在旁边热心照料。

1月21日发生的一幕,更让任霄峰至今难忘。这是昭通路居民区正式进入隔离的第一天。那天早上,昭通路一带刚刚隔离封锁,隔离线以外一个90多岁的阿婆站在寒风里迟迟不肯离开。她不停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因为年事已高耳朵听不清楚,任霄峰跟她沟通了一个多小时,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原来,老阿婆的二儿子这天正准备来看望她。先是去了昭通路买早饭,不成想二儿子就这么 “被隔离”了。老人很久没见过儿子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和儿子见上一面。任霄峰灵机一动,他让阿婆儿子站在隔离线内,向几十米开外的母亲招手,二人一边招手一边在电话里互报平安……

当两两相望的一幕发生时,这一瞬间也深深刻在了任霄峰的脑海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通讯员 李洁/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