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美好在画中,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今揭幕
2021-01-3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头戏,海上年俗风情展早已成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每年迎新春的保留节目。在牛年新春到来之际,“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今天上午揭幕。这也是这个展览举办多年来第一次聚焦年画。

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由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收藏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汇集了上海民间收藏家手里最精到的一批年俗藏品,为市民呈现中国年画里的传统文化记忆。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市群艺馆启用了三个楼面的全部展厅来举办这个展览。一楼主展厅以“年画小史·古艺之花”“花样年画·一纸呈祥”“海派年画·靓丽名片”“春节年俗知多少?”四大部分为主线,介绍了中国传统年俗,尤其是年画的历史。二楼白厢展厅则以“生肖有礼”为主题,甄选国内外优秀华人两百余位设计师的作品,重新诠释传统生肖文化。主题为“纸无止境”的二楼非遗展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非遗纸艺类盛宴,剪纸、撕纸、年画、纸伞,纸艺延伸了年画年俗的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三楼的“团团圆圆照相馆”是市群艺馆新春保留项目,为市民大众提供一个有仪式感的拍摄全家福的场所,春节前夕它也上了新。在九曲桥湖心亭前,在西式客厅里,在雕梁画栋的回廊上,泛黄的背景,透出老上海风情,退两步一看,原来是从月份牌中“套印”出来的场景。市民们拍照的同时还可以自制“月份牌”。

这次海上风情年俗展其实也是对年画文化的一次普及,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年画的演变,进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上海市收藏家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画制作起源于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到了明代逐渐成为年俗,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四川的绵竹,山东的潍坊成为年画四大家。清代以后年画更普及,四大家之外,福建漳州、山西的平阳、重庆的浮梁、河北的武强年画等流派也都深受大众欢迎。制作上基本上都是木刻版套印。在展览现场能看到《莲生贵子》《和合献宝》《天官赐福》《天上麒麟子 人间状元郎》《红楼梦》《金沙滩设宴双龙赴会》等不同流派、内容题材广泛的年画。

到了清晚期,苏州桃花坞的年画艺人南迁上海,在上海城隍庙西面的旧校场路一带制作年画,形成了新流派——小校场年画,小校场年画还是以传统吉祥人文为主题,上海的民俗风情、新闻、时事都能入画。现场能看到《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图》和《豫园把戏图》等,带我们走进百年前的上海,其中《豫园把戏图》是比较早的民俗小校场年画,存世较少,观众发现原来当年九曲桥下的湖面上还可以乘船,各种杂耍栩栩如生,百年前的西洋镜今犹在。

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一些报馆、彩票行、轮船公司便已开始向客户赠送或出售具有日历功能的广告画,这种广告画用擦笔画,上淡彩,加上月份,通过现代印刷技术印刷出来,就叫月份牌年画。月份牌也就逐渐取代了年画。在展览现场能看到与品牌广告结合在一起的月份牌,这些公司和品牌大多都消失了,月份牌却留存下来。2016年,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与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合作共建月份牌年画“非遗项目”,积极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传承活动,并开办传承培训班,招收了一批具有扎实绘画功底的学员,其中包括美术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创作技法要领,而且在创新上也独具一格,并开始在各类美展上斩获佳绩,表现优异的学员也成了月份牌年画新一代青年传承人。

时至今日,年画的形式还在不断拓展。记者在现场看到《百万雄师渡长江》《女排夺冠》《理想》这样我们熟悉的现当代时代主题年画作品。这源自过去的传统。延安时期,很多美术工作者融入了革命题材紧跟时代,产生了新年画,解放后见到的很多都是新年画,题材更为广泛,展览现场既能看到传统的节庆祝贺题材,还有一批歌颂新中国成就反映人民新生活的年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